第1964章 金殿授袍恩独厚,鄂王巍巍冠群雄

他又温言道:“北伐多年,俊逸你多坐镇临安,统筹后方,劳苦功高。今你领建康府事,朕特赐你三月假期,荣归故里,祭告先祖,之后再往建康赴任即可。”

章启旸内心激荡,再次深深躬身:“臣,谢陛下隆恩!”礼毕,方稳步回归武班之列。

在他身旁,早已换好王袍的高宠报以和善的微笑,轻轻点头致意。然而未及多言,便闻御阶之上,赵斌清朗的声音已然传来:“开平王高宠何在?”

高宠心神一凛,当即迈步出列,甲胄铿锵,声如洪钟:“末将在!”

“前旨所封,乃为续封我大宋开国九王。然卿之赫赫功勋,又岂是一尊王位所能尽述?朕另有殊恩,以彰汝功,爱卿接旨!”

语毕,赵斌抬手示意。始终静候一旁的赵忠立刻趋步上前,同时,另一班内侍手捧各式锦盒、敕盘,已疾行至丹墀之前肃立。高宠见状,即刻整衣正冠,深深躬身,静候圣谕。

“朕闻褒功之典,视勋劳为轻重;锡爵之制,随世运而变迁。咨尔开平王高宠,武勇天授,忠义性成。”

“牛头山从龙护驾,金枪扫六合之尘;平定军会战兀术,单骑破万人之阵。坐镇西北十载,烽燧不惊;总理三路军务,戎政修明。西征夏邦,踏破兴庆府;远征西辽,尽收天山北。及至东出三关之战,谋胜银术可于阵前;北伐燕云,会猎黄龙府外,终靖百年胡虏之患。前功既着,已锡王封;新勋愈隆,宜加宠数。”

“今特晋尔开平王爵,世袭罔替,永固北疆。寄禄官授骠骑大将军,勋授上柱国。职事领燕京都督府事,总制幽燕诸军事。赐洛阳修文坊雍王贤宅,敕改建开平王府,规制准亲王府例。”

“特加舆服之赐,以表殊勋。”

“特赐玄青织金四爪蟒龙袍服,许朔望朝参及戎事大礼服之;赐七旒五章冕冠,佩剑履殿;赐银装陌刀一具,黄铜锏一支,以彰虎将雄风;赐亲王卤簿全副,加赐节钺斧铖,专征伐之事。”

“卫霍之功,终标麟阁;方召之烈,永固周屏。尔其慎守北门,克全臣节,武备不弛,忠贞益励。”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高宠闻言,急忙整肃衣冠,向御座深深一揖。随后在赵斌含笑的目光示意下,他亲手将方才所赐的朱红王袍郑重褪下,由内侍接过。紧接着,两名小内侍躬身捧上那件特赐的玄青袍服,只见其上以暗金丝线绣就山河暗纹,烛火映照下流光隐现,华贵而不失威重。高宠双手接过,将其披于肩背,系带束腰,整个动作沉稳庄重。

方才八王同封,所赐虽也是王袍,但形制统一,仅仅今日殿上便有八领;而此刻高宠身上的玄青袍服,无论色泽、纹绣皆独树一帜,其寓意不言自明,此乃独一无二的恩荣,是赵斌对其功绩超越常规的特别嘉许。

待袍服穿戴整齐,高宠先是面向赵斌,再度深深一礼,继而转身,坦然接受满朝文武的注目与恭贺。在一片“恭贺王爷”的声中,他方稳步回归武班之列,玄青的身影在诸王之中显得格外醒目。

而高宠的归位,也自然而然地牵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武班最前列的两人:左侧是资历深厚、战功彪炳的韩世忠,右侧是战功赫赫、声望正隆的岳飞。殿内顿时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群臣心中无不暗自揣测:陛下接下来,会先点谁的名?

方才岳云已获极高封赏,一门之中,父子俱显;若此番岳飞再得超越常规的封赏,岳氏一门之荣宠,必将成为大宋前所未有的勋贵之家。这微妙的平衡与悬念,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就在这万众屏息、暗自好奇之际,只闻御座之上,赵斌目光沉稳,声音清朗地唤道:“韩世忠何在?”

“臣在此!”

赵斌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一直静候在侧的赵忠立即会意,上前一步。一名内侍躬身将盛放着诏书的紫檀木托盘高举过顶,另有数名内侍将赏赐捧至韩世忠身侧,只是其中有一物颇为硕大,足足四名内侍抬着。

却见赵忠双手取过明黄卷轴,肃然转身,面向殿中文武,朗声宣读。

“朕惟社稷之固,在德在贤;疆场之安,惟忠惟勇。咨尔韩世忠,起自行伍,秉忠义之心;历事三朝,彰文武之略。既联姻皇家,益彰忠悃;常参帷幄,多献嘉谟。”

“初镇两狼,烽燧不举;练兵黄天,水师称锐。江淮坐镇,阻金虏南窥之念;临安谏策,定朝廷北进之宏谟。及至北伐,亲率舟师东出,跨海平高丽,绝虏援于东海;会师北上,合围黄龙府,成犁庭扫穴之功。老成谋国,战守有方;忠贞体国,始终如一。”

“今特册封尔为蕲王,世袭罔替,永作藩辅。寄禄官授骠骑大将军,勋授上柱国。职事总理枢密院事,参赞军国机要。赐洛阳尚善坊官地,敕建蕲王府,规制准亲王府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加荣宠之赐,以表元勋。”

“特赐深青织金四爪蟒龙袍服,许参赞戎机及大朝会服之;赐七旒五章冕冠,白玉圭璋;赐水陆卤簿全副,加赐东海珊瑚树一对,南海明珠十斛;赐御书‘忠勇柱石’匾额,悬于王府正殿;赐内府金器百事,锦缎千匹,以彰殊恩。”

“昔范仲淹之经略西陲,韩琦之定策两朝,皆以忠勇卫社稷。今尔之勋,堪与比肩。尔其恪尽臣节,赞画枢垣,武备不弛,忠贞益励。”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韩世忠闻言,当即躬身领旨。于他而言,今日之封赏确在预料之中。自临安时期,他便已官居枢密使、位列三公,现在身上更兼外戚之贵,功名早已臻于人臣之极。

赵斌纵有厚恩,能加者也不过是王爵之号与金银之赐。至于更高的权位,莫说赵斌不会轻授,便是韩世忠自己,亦不敢承受半分,前有王莽旧例如镜,后有年老体衰之实,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帅,比谁都更懂得急流勇退、保全名节的重要。

他双手接过那件象征尊位的深青袍服,利落披于肩上。袍服加身,更衬得这位老帅威严不减,气度沉雄。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由衷的恭贺之声。待韩世忠归班站定,所有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武班最前方那最后一道身影岳飞,岳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