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枢密司高层会议(七)

南明谍影 石影横窗 2230 字 3个月前

因此朱华壁再也顾不得在衡阳城享受,也不顾秦正甫与许定江的再三挽留,那是骑着马一溜烟的就离开了衡阳城。

想那朱华壁如今已是七十三岁高龄,可他不仅脑子灵光且身子硬朗,那策马狂奔的模样委实令人称奇不已。

当然,朱华壁之所以离去不仅是为了避嫌,且他深知当时作为李乾德的代表来与楚军谈判不可能成功。

因李乾德当时的要求是楚军接受他的招安并受他辖制,这无疑是想‘摘桃子’,也为了让他在被朝廷清算‘失地之责’时能少担些责任。

而楚军的要求是李乾德与其队伍接受楚军的调度,这自是楚军想拿李乾德的身份来做文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李乾德可是湖广巡抚!而楚军又非朝廷军队,李乾德怎可能‘从贼’?

加之朱华壁一路行来亲眼看到楚军的兵威之盛,因此他对于五月底的衡阳城之行并不抱甚希望。

而也正是在五月底,洪山海率‘靖州营’的二百余老兵进入了靖州北部的会同县,并开始着手扩军。

由于洪山海原就是靖州参将且素有威望,加之军情七科的科长龙襄利用舆论为洪山海造势,因此会同县的百姓与难民们纷纷请求加入靖州营。

到了六月中旬,洪山海的靖州营已是五部满编营,计有将士四千七百余人,另有民兵联盟之靖州分盟招募的民兵两千余人。

但整个六月间,洪山海皆以练兵和巩固防线为主,他既未南下攻打靖州州城,也未攻打李乾德坐镇的绥宁城。

直到七月初三,洪山海开始动了,他命麾下左、右、后三部的两千八百余将士南下前往靖州州城的四郊。

而洪山海则率麾下前、中两部的一千八百余将士向东南进入绥宁县境内,且他并未占领任何据点,而是在七月初五率部直抵绥宁城的西郊,并与龙襄二人进入绥宁城面见李乾德。

这并非洪山海托大,而是他足足思考一个月之后做出的决定。

想当初洪山海能够成为靖州参将便是缘于李乾德的运作,是李乾德成就了他。

因此在前年,当李乾德调洪山海率部支援长沙府时,洪山海二话不说便带着两千余靖州兵北上。

奈何献贼势大,洪山海又率部数次为李乾德断后,致使他的靖州营死伤极重。

谁曾想李乾德居然逃出湖广?靖州营的将士们如何不心生怨气?

但洪山海却从未对李乾德有过一丝怨言,他有他的原则与坚持,毕竟李乾德对他有提携之恩。

何况李乾德并未从贼,这在洪山海看来已是颇感欣慰。

再有,洪山海深知李乾德的难处,虽然去年时聚集于湖广南部的官兵甚多,但也只有洪山海对李乾德最为忠心,余者则大多拥兵自重或不敢直面献贼。

其中最让李乾德气得跳脚的自然是拥兵二十万的左良玉去往江西省的九江府‘避难’,又或是如王上庸与陈建志等将领的军队却以护送桂王等藩王‘移驾’广西为第一要务,这才导致湘南各府被献贼给搅得一片糜烂。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当洪山海决定带着他仅剩的二百余靖州老兵加入楚军以后,他的观念与想法便在逐渐改变。

尤其是当他在五月时得知,朝廷第一次派出的招安使团在江西省鄱阳县停驻不前。

而正使杨公公曾当众说在此次招安中,新帝有密旨给楚军的原常德副总兵陈建志、以及包耿、邓谦与洪山海三位参将。

即便洪山海等四人清楚这是挑拨离间的阳谋,但他们却根本无从辩解不是?

因此洪山海亲自写信给楚军大帅唐世勋,他要带着二百余靖州老兵回故乡并重建靖州营,且定会为大帅守好靖州并荡平境内一切异己势力!

这既是洪山海在向唐世勋表忠心,也表明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来面对李乾德,若李乾德不与楚军合作就别想在靖州立足!

因此,洪山海在七月初五兵临绥宁城下,且他只与龙襄二人进入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