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公公瞧好就是了!本官这就派匠人跟着公公,快的话明天就能换好”
……
翌日,大明宫的窗户果然焕然一新。
阳光透过晶莹的琉璃照进殿内,将原本昏暗的大殿映得通明。
景佑帝批阅了一早上奏折突然觉得身上暖洋洋的,这才发现大明宫要比往日亮堂许多。
随即他走至殿前,看着晶莹剔透的门扉不禁愣神,驻足观望。
“这就是……”皇帝眯起眼睛“工部弄出来的?”
福公公连忙躬身:“正是王侍郎献上的新式琉璃,说是造价极廉,一尺见方只要一枚银币。”
景佑帝难得露出笑意:“这个王小子,倒是总能弄出些新鲜物事。传旨,内帑拨银三千两,先将大明宫主要殿宇的窗子都换了吧!”
消息很快传遍朝野。
朝臣们特意绕道大明宫看个稀奇。
不出三日,工部门槛几乎被踏破。
“王大人,下官想为府上换些琉璃窗,不知可否……”
“王兄,家母年迈畏寒,若是能换上这等琉璃窗……”
王清晨早有准备,在工部设了个临时售卖处,明码标价:一尺见方琉璃,售价二两银子,限购十块。
之所以限购,实在是虞部目前产量十分有限,还要兼顾宫里。
不过,即便这样的价格对于朝臣们来说也是足够廉价了。
短短两三日,工部单琉璃进项就超过数万两之巨,其中多数都是预定。
农禾一上午往王清晨的值房跑了数次,毕竟大笔银子入工部,他这个尚书怎能不受惊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这些银子进出账都十分正常。
也就是说今年王清晨给工部创造的公使银就超过数万两之巨,工部上下这几日都充满了干劲。
就连平时和王清晨打招呼都热情恭谨了许多。
毕竟这些银子都是实打实要发给他们的,上官给自家下属谋福利,让下属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好上官,这才是受人爱戴的上官。
随着琉璃的热销,工部的声望也水涨船高。
王清晨在工部的地位愈发稳固。
除此之外,琉璃的衍生品工部也出产了相当之多。
最常见的便是琉璃珠,也就是弹珠,这玩意一颗几十文,一出工部就售罄。
还有就是镜子,这玩意也是工部研制的重点。
透明琉璃虽然没有研制成功,但是后边的镀层技术却被工部攻克了。
王清晨记得前世镜子镀的都是铝,但是这玩意以工部的工艺实在提取困难,所以最终只得镀银。
这样成本就高上许多。
现在工部主要攻克的就是琉璃无色透明化,这样的话才是王清晨认可的镜子。
即便现在的青绿色镜子已经相当完美,但是前世王清晨见识过完美品相的镜子。
那玩意才能卖出天价。
所以镜子王清晨一直秘而不发,就是想要赚一波大的。
七月初七,宫中大宴如期举行。
宫内大多数重要宫殿全都换上琉璃之后瞬间焕然一新。
明堂之中,琉璃窗在烛光的映照下璀璨夺目,引得百官们纷纷赞叹。
王清晨身为琉璃的提供者,自然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在宴会上时刻留意着各方的动静。
酒过三巡,众人兴致颇高。
宴会进行到一半,丝竹声渐歇,景佑帝梁祁在宫人搀扶下起身,举杯向群臣示意。
烛光将他面色映得有些奇异,那灰败中透出的不正常的红晕,让王清晨心头一跳。
“今岁多事,然赖众卿勤勉,社稷尚安。”梁祁的声音比前几日更显沙哑,中气不足。
“黄河安澜,漕运渐复,些许宵小授首,此皆诸公之功。朕,敬诸位。”
百官连忙起身举杯,山呼万岁。
梁祁饮尽杯中酒,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福公公慌忙上前轻拍其背。
好一阵,咳嗽才平复,皇帝摆摆手,示意无碍,却明显露出了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