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工作,众人确实发现了这样子判卷的好处,这速度可真的快了不少。
张大人看这样确实是可行,就这样进行了下去,他决定之后给圣上的折子要把这件事好好说一说。
这可是他和诚意一起进行的,也算是他的功劳。
等第一遍判完之后,王信他们又开始复判和搜落卷。总之经过好几轮的流程,这才完成任务。
这期间,他们没有如同往年一样晚上点灯熬油的继续工作,而是到戌时就结束工作,回房休息。
即便是如此,他们依然是比往年早一日完成了任务。
这些大人们也没有往年那一副如同被抽干了精力的萎靡样子,都非常的精神饱满。
这些人都心中感激王信,觉得这年轻人就是脑子好使,怪不得民间对于这位大人的赞誉那么多,还有流言说他是那天上的神仙下凡历劫。
榜单粘贴的事情,是王信主持的。张大人对于这些事情那就是甩手大掌柜。
有王信这个年轻后生,他简直就是把摸鱼两个字摆在了脸上。
王信无奈,尊老爱幼的想法也让他做不出来让张大人受累的事情。
他只能自己多动动,多劳累一点。
王信的出现,让等着放榜的诸位考生和民众更加的激情群起。
很多人都私下里窃窃私语。
有人说:“这就是王探花啊,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轻俊秀,比这次的考生们都年轻。”
也有人说:“这位王大人真是我等楷模,我辈读书人当如是。”
甚至还有人说:“那贵人们喜爱的玻璃窗好像还是王大人做出来的,他可真是聪明,也不知道人家的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
总之王信完全剥夺了这次放榜的光芒,成为这次通州院试最亮的崽儿。
王信贴完榜单,回到贡院的时候,人们还在议论他。
从长相到官服,还到他的考试经历,差点就抢了那些上榜秀才们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