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人才不见得四书五经学得好,能多一条晋升之路,他们绝对会赞成。
只是也绝对有很多人反对,毕竟动了读书人的权利。
圣上也知道这个决定会引发的效应,所以他并不打算一步到位,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人伤己。
一点点渗透吧。
王信觉得小汤山也是荣幸,这么大的事情就选中那个地方,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土地可以用,难道又得征他们这些人的地吗?
他们家在小汤山是有一处温泉庄子的,也是当初王成的功绩,他在朋友的建议下,闻听了温泉的消息就直接买了地,尽了当初王家的全力,建造了一处庄子。
冬季的时候,王成还会在这出庄子上种菜,也算是他们家的一处不错的产业。
就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保住。
早些年,庄子刚刚建成的时候,王家的庄子曾经被人觊觎过。
当时的老圣人派人在小汤山买了一处地,建造了一处皇庄,那些权贵们都追随着来,王信家的庄子就被当时的忠顺王爷看中过。
来人是忠顺王府的一个管家,他当时可是趾高气昂的找上门来,和王成说道:“我家王爷看中了你家小汤山的庄子,你说个价格,我让人把银子送过来。”
这是让当时的王林和王成无比的愤懑。可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都想要屈服了。
恰在此时,王信被封了爵位,且王信的功劳整个朝堂皆知,王信本身又是深得圣宠,那位管家再也没有上门来继续问询。
王信后来听说这件事,也想过,是不是这件事就是管家主导的。不过忠顺王和当时的世子如今的王爷未必不知道,不过是权衡利弊之下才放过了他们家。
想到这,王信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圣上,毕竟下边的人揣度上层的意思,也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他赞同的对圣上说道:“圣上,书院建造乃是百年大计,也许还是千年流传,臣觉得该好好选一个地址,万不可因为这件大事好事就让很多人家失去土地。臣看那小汤山土地紧张,就怕有人会借机圈土地,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圣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笑着说道:“你说得对,是朕考虑欠缺。那小汤山确实是土地不足。”
说着他还玩笑的问王信:“爱卿家在小汤山似乎也有庄子,可是被人强征过?”
王信点头说道:“当年也曾差点被人强买过,这个庄子是臣的父亲当年辛苦挣来的,全家的收入都投入了这个庄子的建设,可谓是臣家中最大的财产。当年臣的爷爷和父亲都差点为此事抑郁。”
旁边的忠顺王冷汗淋淋,他要是说当年那件事他和父王都不知情,王大人会不会相信,圣上堂弟会不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