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球队的三个核心,在经历了这样一场惨痛的失利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到这里,共同面对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他走过去,在德克身边坐下。没有教练,没有助教,甚至没有其他队友。这场在深夜里自发举行的会议,只属于达拉斯小牛队的三个王。
新加盟的控卫安德烈·米勒虽然经验丰富,但他更多的是一个战术的执行者和梳理者,而不是战术的奠基人。真正的化学反应,必须从他们三个人之间,从根源上产生。
巨大的屏幕上,比赛录像被姚铭用遥控器倒回,然后以慢动作播放。每一次拥挤的跑位,每一次犹豫的传球,每一次失败的配合,都被无情地放大,呈现在三人面前。
沉默在房间里蔓延,但这一次,不再是更衣室里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而是一种专注的、寻求答案的沉静。
“问题是空间,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空间。”苏哲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用手指着一个暂停的画面。
画面中,姚铭在低位持球,而他和德克,以及他们的防守者,全都聚集在罚球线以内。整个半场,看起来像一个拥挤的罐头。
“姚哥,你看这里,”苏哲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当你在低位要到位置,准备单打时,我和德克的本能反应是向你靠拢。我的想法是,如果他们包夹你,我可以接应你的分球,或者利用防守的收缩进行空切。德克的想法可能也类似。但结果是,防守我们的人也跟着我们一起收缩了进来,你的进攻空间瞬间就被压缩到极致。本来是一对一,结果变成了一对三,甚至一对四。”
德克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指着屏幕上的另一个回合,那是苏哲持球突破的画面。
“同样的问题,苏。当你持球从外线发起攻击时,我和姚的习惯性打法,是往篮下移动。我准备冲抢进攻篮板,或者在侧翼接应你的分球投篮。姚则是在篮下形成巨大的牵制力。这在过去我们各自的球队里,都是最高效的打法。但现在,我们两个大个子往里一站,等于提前把禁区给堵死了。你面对的不再是一道防线,而是两道,甚至三道。你的突破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每次都像冲进一堵墙里一样。”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过去十几年篮球生涯中最成功、最习惯的方式打球,但当这三种成功的模式叠加在一起时,却产生了负面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