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开始文化输出

刘旭今天要会见一个重量级人物,来自毛熊的赫卢晓夫同志,刘旭的文化战第一步能不能打响就要看这这位同志的了,只要过了他这关,最起码在毛熊这个阵营就可以畅通无阻。

这次刘旭是带着一部产品来京城跟赫卢晓夫先生见面的。

东直门北小街4号,刘旭的几辆车鱼贯而入,赫卢晓夫先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噢,我的朋友,你这次给我带了什么东西?”

“这次的东西您一定会喜欢。”

刘旭赶紧招呼张和警卫们将放在几辆车上的东西全部搬了下来。

一间会议室内,刘旭将一字排开的20台各种款式的台式磁带录音机展示了开来。前边还放着文化公司翻唱过的众多经典俄文歌曲磁带,还有众多根据后世筛选过的中国民间故事、小说等录制的情景剧。

也有根据这些内容制作的俄文版书籍,还有大量的画报和国画风格小人书。

这些各种形式的作品所涵盖的内容几乎从儿童读物到成人的文学作品是什么都不缺。

“赫卢晓夫先生,这是我们的轻工业的又一个发明,录音机,我给你打开你听听。”

随着刘旭按下其中一台的播放键,毛熊的国歌《神圣的战争》那雄壮的音乐声突然响了起来。

陪同赫卢晓夫进来的大使尼古拉罗申、参赞齐赫文斯基还有文化参赞费德林全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一首歌曲放完,刘旭将按下了停止键,然后打开了磁带盒盖,从里边拿出磁带后展示在众人眼前:

“这就是磁带,是一种可以将声音录制进去的进么存储的介质,一盘这样的磁带可以录制10-12首歌,而且是两面都可以录制。”

“噢,天呐,是吗?我想亲自操作一下,可以吗?”

刘旭让开位置,文化参赞费德林快步走了过来,拿过刘旭手上的磁带。

然后刘旭告诉他怎么放进去,怎么开始播放,这些操作完全是傻瓜式的,非常简单,几人一听就明白。

当费德林按下播放键后,另一面的一首《黑夜》播放了出来,这首歌是电影《两个士兵》的插曲。这首歌柔情而深沉,唱出了战士在战场上对家乡和亲人最真挚的思念,与轰轰烈烈的战歌形成鲜明对比,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老歌,在场的人都听过,不过大家对于这个录音机的音质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这个录音的磁带也非常小巧,要比以前的黑胶唱片要方便多了。

“噢,这可比唱片留声方便多了。简直太棒了。”

“哈哈,真正的好东西是这里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