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红绡南飞

“铃归贵人…” 林天生喃喃重复着那孩童断断续续的话语,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铃身,仿佛能触摸到一丝残存的、来自深宫的记忆,“这绝非巧合。此童之母,必与母后渊源极深!甚至可能…是母后被挟持时,最后侍奉在侧的宫人!”

沈墨仔细端详着银铃,水晶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主公所言极是。此铃形制虽为宫人伴读或年幼宗室所佩,但内刻‘萧’字,意义非凡。寻常宫人绝不敢私刻皇后姓氏。此物若非萧后亲赐,便是其极为亲近信任之人所有。辅公祏盘踞丹阳,竟能搜罗到佩戴此铃的孩童…线索指向,恐在江南!”

他铺开一张精细的江南水道舆图:“辅公祏虽灭,然其经营江淮多年,根基盘根错节,余孽犹存。据降卒零散口供及朱雀部前期探查,辅贼与纵横东海的海寇巨擘‘虬髯客’张仲坚,似有秘密往来!张仲坚此人,豪勇盖世,麾下海鹘船迅疾如风,控扼江海要道,劫掠商旅,亦正亦邪。若萧后娘娘真被挟持南下,欲出海或隐匿于江南水网深处,张仲坚的海路,便是最可能的通道,亦是最大的掩护!”

红绡凤眸含霜,左臂的箭伤虽已包扎妥当,隐隐的麻痹感却时刻提醒着她丹阳之战的凶险与辅公祏余毒的阴狠。她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清越而坚定:“主公!红绡请命!携此银铃,亲赴江南!循铃索迹,追查萧后娘娘下落!张仲坚若真牵涉其中,朱雀部定要撬开他的嘴!” 她深知此行的凶险,张仲坚绝非善类,盘踞江南的辅公祏余孽更是恨寒衣阁入骨。但恩情如山,线索当前,她义无反顾。

林天生的目光在红绡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深吸一口气,将托盘郑重地推向红绡:“红绡,此铃重逾千钧!江南水网密布,敌暗我明,张仲坚更非易于之辈。此行凶险万分,你…”

“主公放心!” 红绡双手接过银铃,小心翼翼地用一方特制的、内衬软绒的防水油布包好,贴身收藏,“朱雀部在江南并非无根之萍。早年布下的‘水蛛网’虽因战乱有所沉寂,根基犹在。红绡定不负所托,寻得娘娘踪迹!纵是龙潭虎穴,朱雀翎羽,亦当焚海而进!”

“好!” 林天生重重一拍案几,“杜衡!”

“属下在!” 杜衡应声出列。

“全力保障红绡部首此行所需!船只、人手、钱粮、情报支持,务必周全!我要朱雀部首在江南,耳目通明,进退有据!”

“遵命!玄武部钱庄、货栈、船行在江南各埠皆有分号,资源随时调用!另调三艘新造的‘飞鱼快船’,船体轻捷,吃水浅,专为内河及近海疾行设计,配给朱雀部首!” 杜衡的金算盘早已在心中拨动完毕。

“沈墨!”

“属下在!”

“青龙部全力分析所有可能与萧后、与此铃相关的江南情报,尤其是前隋旧臣、宫人流落线索,以及张仲坚近期动向!所有分析,飞鸽直传红绡!”

“是!属下即刻梳理档案,建立‘银铃案’专卷!”

“秦狰!”

“末将在!” 独臂将军声如洪钟。

“白虎部抽调一队水性精熟、擅于巷战潜伏的好手,充作红绡部首亲卫!另,江北各军寨提高戒备,随时准备接应!”

“得令!末将亲自挑选‘浪里蛟’!”

寒衣阁这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因一枚银铃的牵引,瞬间将力量汇聚于江南一隅。恩情,是驱动它最强大的核心动力。

就在红绡紧锣密鼓筹备南下的同时,长江入海口外,一座被嶙峋礁石和茂密红树林环抱的隐秘岛屿港湾内,却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