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开拓渠道,高效营销

承安的喊声还在田埂上回荡,我已提起油灯往西北洼地奔去,柏舟紧随其后。火光映出几道新踩的脚印,歪斜地通向育苗区边缘,但紫芝兰苗床完好无损,只有一截断枝斜倒在土上。我蹲下身,指尖抚过断口——是钝器割的,不是野兽啃咬。

“有人试探。”我站起身,把灯举高,“他们怕我们真种出好东西。”

柏舟握紧了锄柄:“要不……先藏起来?等多长几茬再卖?”

“藏不住。”我摇头,“好东西越藏,越招人惦记。从今往后,咱们不光要种得出,还得卖得响。”

天刚亮,我便召集柏舟、林婶和阿禾在棚前碰头。我把那截断枝放在木桌上,又取出两片竹卡,一片刻着紫芝兰每日湿度记录,一片是灵泉稻的灌溉时间轴。

“不能再走集市零卖的老路了。”我说,“赵财能把普通兰花堆成山,压价两成,我们拼不过,也不该拼。”

林婶皱眉:“可镇上就那么几家酒楼,能吃下多少?”

“吃不下,就让他们抢着吃。”我指尖敲了敲竹卡,“紫芝兰不是花,是药引;灵泉稻不是米,是养身之物。我们要卖给懂的人,卖得贵,卖得稳。”

阿禾听得眼睛发亮:“云姐,你是说……不卖大路货,专挑贵的卖?”

“对。”我点头,“从今天起,每批货都带履历卡,谁种的、哪块地、浇了几回水,清清楚楚。东西贵,是因为它值。”

柏舟迟疑:“可人家凭什么信这些?”

“让他们亲眼见。”

我带着阿禾去启动智能灌溉器,水雾均匀洒在苗床上,阳光一照,泛出细碎虹光。林婶则站在一旁,大声讲述她如何用豆秆堆肥改良土质,我打开系统,语音转录成文字刻上竹片,当场展示给众人看。

“这不光是地里的活,是能说、能记、能传的本事。”

中午时分,李商人坐着驴车来了。他围着苗床转了一圈,又拿起那张履历卡翻看,眉头始终没松开。

“云娘子,你这东西是好,可镇上掌柜们认的是老字号。你让我拿去推,万一砸了,我信誉就毁了。”

“不会砸。”我递上一包紫芝兰嫩叶,“你拿去‘醉香居’,请他们做三日试供。菜名我来定——‘霞映兰心羹’,每碗配一张履历卡,食客吃完写评语,好与不好,都算数。”

他犹豫:“若没人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