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重拾旧技,回馈乡邻

我笑了笑:“让他看。”

我从屋里搬出两块木牌,插在自家田中间。左边写“旧法”,右边写“新法”。旧法那块按村里规矩种,深翻、密植、靠天浇水;新法这块用系统指南里的配比,松土深度、行距、浇水量都精确到寸。

三天后,新法田的苗高出一截,叶子油绿发亮;旧法那块还蜷在土里,稀稀拉拉。

消息传得快。第五天傍晚,田头站了七八个人,有男有女,都盯着那两块地看。

赵财站在远处树底下,冷笑:“自家地还没收过三石粮,倒敢开课了?”

我没理他,只对人群说:“明天辰时,我在田头讲怎么测土湿、看苗情,谁想听,带把小铲子就行。”

承安立刻举手:“我当先生!”

众人哄笑。林婶拍他脑袋:“你懂啥?”

“我知道土干了要浇水,土湿了要挖沟!”他挺起小胸脯,“娘教的!”

笑声更大了。老陶叔拄着拐过来,嘀咕:“我那半亩麦也发黄,是不是也……”

“明天来看。”我说,“带点你家的土。”

第二天一早,田头摆了三张小板凳。承安穿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麻衣,手里攥着根竹签,像模像样地蹲在“新法田”边,拿铲子挖了个小坑,伸手抠了抠。

“土要捏得拢,摔得散!”他大声念,“娘说的!”

林婶第一个下田,抓了把土照他说的试。老陶叔也跟着学。有人带了碗,把土和水搅了看沉淀。我站在边上,只偶尔纠正一句。

赵财没来,但远远瞧见他媳妇站在路口看了会儿,又缩回去。

讲到晌午,我回屋打开铁皮箱,取出三包“抗病麦种”。这是系统奖励的,还没舍得用。

我拎着种子走到田头,当着众人面说:“这麦抗纹枯、耐旱,今年种得早,收成能多两成。我给三家,谁要,先拿去种,种不好不收钱,收成了,还我三两麦就行。”

人群静了静。

林婶先开口:“我要一包。”

老陶叔颤巍巍举手:“我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