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挑眉:“评分?”
“对。”我转向众人,“以后每轮协作结束,种植组给运输组打分,看是否准时取货、有没有损毁;运输组也给种植组打分,看包装是否规范、交货是否及时。分数影响分红,连续两次垫底,要重新审核资格。”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凭啥给我们打分?”一个赶车的老汉嚷道,“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在家坐着就把菜摘好了!”
“可你们晚半天来,我家菜叶都蔫了!”另一个妇女立刻顶回去,“卖相不好,价钱压低,损失算谁的?”
争吵眼看要升级,我抬手示意安静:“正因为有矛盾,才要定规则。谁都不是故意犯错,但问题出一次两次,没人管,第三次还会出。现在把话说在前头,彼此约束,也是彼此保护。”
陈大山接过话:“就像犁地,沟要直,行距要匀,不然种子撒乱了,收成自然差。我们现在就是划垄沟的人,先把线拉直。”
人群慢慢静了下来。
李商人沉吟片刻,开口:“我可以统筹调度,但有个前提——每日发车数量、装载清单,必须提前一天报备给我。我要知道明天有多少货要走,配多少人手。”
“没问题。”我说,“所有信息登记在册,监督组随时可查。”
他又问:“要是有人临时反悔不交货呢?”
“违约三次,取消优先运输资格,且不再纳入后续项目。”我答得干脆,“首单结算提前三日的好处,只给守规矩的人。”
他终于点头:“那我这就回去拟排班表。”
培训开始时,太阳已升到头顶。我让陈大山站在台前,教大家怎么填写交货单。他在地上用炭条画了个表格,横竖分明,写上“户主”“品种”“重量”“采摘时间”。
“看不懂的,我一个个教。”他说,“但这东西必须会。以后每筐菜出门,都要贴这张单子。少了它,车队不收。”
接着我取出系统生成的手册,一页页分发下去。纸是粗麻纸,字是昨晚我亲手抄的,内容简单明了:任务周期十天一轮,结算方式为现银支付,奖惩规则列得清清楚楚。
“还有这个。”我拿出一只标签纸,示范如何贴在菜筐上,“编号不能涂改,破损要报备。谁家的货出了问题,追责到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流程,我现场模拟了一次交货。找来三户人,分别扮演种植户、称重员、签单人。从摘菜入筐、称重登记,到签字盖手印,一步步走完。
起初有人手忙脚乱,把重量写反了,也有把日期漏填的。来回练了两遍,总算顺了。
可就在这时,运输组那边传来争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