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晒谷场染成一片金黄,我站在人群前,手里攥着那份契约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李商人已经回镇上去了,他说过两天会带人来丈量土地。
“悦娘,”老张头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草屑,“那块地在东边,离村口有段路,得派人守着才好。”
我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丈量边界,先种一小片试试。”
林婶在一旁皱眉:“可村里人手本就不多,护田队还得盯着赵财那边……”
“所以我想成立个协社。”我环视众人,“愿意参加的人,按劳分配,谁负责浇水、谁负责除虫,都清楚明白。收益也公平,大家都能看得见。”
有人低声议论起来,几个年纪大的村民互相交换眼神。
“悦娘,你说的我们都信你。”一个年轻些的汉子开口,“可我们以前都是自家种自家的地,这事儿……有点不一样。”
我笑了笑:“是不一样,但咱们要走得更远,就不能只靠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你们看灵泉水稻,一季能收两倍粮,七彩玫瑰晒干后卖价比茶叶还高。只要我们做得好,往后不光能养活一家老小,还能盖新屋、送孩子读书。”
话音落下,空气里多了几分沉思的味道。
最后,还是老张头第一个表态:“我加入。”
有了他带头,陆续又有人点头应下。我松了口气,心里踏实不少。
夜色渐深,我坐在灶台边,往纸上写着协社章程。顾柏舟在外头喂完牲口回来,把锄头靠墙放下,走到我身边看了一眼。
“这些条条款款,你是从哪儿学的?”他问。
“书上看的。”我笑了笑,笔尖顿了顿,“其实也不难,就是要把话说清楚,让大家心里都有数。”
他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坐下来帮我整理写好的纸页。
“明天一早我就去东边那块地看看。”我说,“你能不能抽空陪我去?”
他嗯了一声:“天亮就走。”
我抬头看他一眼,他的脸映着炉火,轮廓柔和了些。我心里忽然有些暖意,低头继续写字。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是承安和雅柔回来了。两个孩子满身草屑,脸上带着笑。
“娘,我和妹妹找到一只小兔子!”承安兴奋地说。
“真的?”我看着他们,“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