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不少!”
李逸和王二才结束悄悄话,扭头正好碰上了夏嫣然的目光,随后便听夏嫣然来了这么一句,一旁的徐肆也是微笑着看着李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是差点忘了,这桌四个人就他和王二没有入品,其他两人都入品了, 他们说不说悄悄话在别人眼里都没有什么区别。
“那,那个过奖了!”李逸讪笑。
王二却以为对面那位夏百户是在讽刺李逸,怎么说二郎也是读书人出身,当即道:“二郎,既然那两个书生水平太次,要不你来几句吧。”
李逸连忙推手,表示自己也不太会,结果王二还着急了。
“二郎,当初我们一起到桥头乡,那天晚上你不是给那个花魁做了一首,呜呜……你捂我的嘴干什么?”
李逸一只手搂过王二的脖子,一只手捂住他的嘴,看向夏嫣然,却见夏嫣然在专心的对付碗里面最后几颗馄饨。
“呼,还好差点。这种事情怎么能在夏嫣然面前说呢,这王二哥也真是的。”李逸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有时候是这样的,当你对一个人有好感的时候,肯定是想将自己最好的一片展示给别人看。那么逛秦楼楚馆的事情,怎么能让对方知道呢!
但很明显,夏嫣然听到了,而且也想知道。
“哦,不知道李公子还有诗才,在下洗耳恭听,就以雪为题,李公子请吧!”
李逸尴尬的看着夏嫣然和徐肆,既然躲不过去了,那干脆给他们整个大的。
李逸清了清嗓子,“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塞外巡边时所作,是他有关于雪,寄托于雪的词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了。
他将雪花比作不是人间富贵花,可以说比以往的咏雪诗词写的更加新颖别致。
李逸念完,在心里不停的双手合十,借用一下纳兰性德的词。桌上的几人都没有说话,王二纯粹是听不懂,徐大哥应该是懂的,至于夏嫣然,可能还沉浸在不是人间富贵花里面。
这几人保持着沉默,边上却有一个三十多岁,头戴儒巾的男子笑着开口了。
“兄台好文采,这‘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写得妙啊,还有下阙,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却不知兄台有什么苦闷的地方?还是说不被人赏析?”
这一番话,却是将那些还没有离开的百姓们也吸引了过来,江南本就是文风鼎盛之地,懂诗词的自不在少数,这位儒生这一讲解,顿时让那些不甚明了的人也醒悟了过来,顿时觉得这首词做得好。
能不好吗?这可是纳兰性德,他甚至被王国维称赞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评价直接盖压中间朝代几百年。
不过这时候,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就成李逸的了。
此时夏嫣然也看向李逸,似乎也想知道李逸有什么苦闷之处。
李逸能说什么呢?他又没有纳兰性德的遭遇,只是一个剽窃怪而已,故而只是说有感而发。边上之人也不信呐,于是有人觉得李逸这首词是抄的,可是在脑海里翻遍了,也没有找到这么一首词。
此前开口的那名儒生似是看出了什么,也不过多纠缠,拿出一直宣纸,上面赫然是刚才李逸所吟的这首《采桑子》。
“兄台这首词作极好,却不可让这等佳作泯灭,还请为这首《采桑子》取一个名字。”
看着四周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李逸提笔,在这张宣纸上写下了《采桑子·咏雪花》作为词牌名,随后在下面写上纳兰性德四字。
“纳兰性德!可是兄台的名号?”
儒生这一抬眼的功夫,想再问一问李逸,可是却见李逸四人已经挤开人群,随后消失在前方的街道上。
“宋兄,这次南下之行,确是让你找到一首佳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