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时候荠县提前做了战争准备,反而会引起有心之人的猜疑。
不过,徐政说不希望自己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也实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自己一个九品的典史,一介不入流的下官,何得何能站在朝廷的对立面呢!
“如果我说我没有想过站在朝廷对立面,只是不想荠县的百姓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么说,你会相信吗?”
小主,
“我信!”
听到这两个字,李逸对徐政笑了笑,“行了,赶紧走吧,从荠县到上虞,走水路也需要走好几天呢!”
徐政不再多言,临上船之前,回头再看了李逸一眼,这一眼中有太多李逸不明白的东西。可是现在,李逸也不想明白!
“徐大哥,多谢你留下来帮我!”
望着身边的徐肆,李逸没想到对方选择留下来帮助自己,原本还以为他会跟着徐政前往上虞。
“哪里话,如今荠县空虚,我想如果你要做什么事情,总需要有人帮你。如果你信得过我,那么不妨一些事情可以交给我去做。”
“我怎么会不相信徐大哥呢!”李逸闻言苦笑,随即道:“知道真相之后,我是对你们有意见,但是这些日子以来,大家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况且这些事也不是你们能够改变的。”
“我没有理由去怪你们。相反,徐大哥留下来帮我,我才是真的需要说一声谢谢!”
“二郎这话,岂不显得,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矫情!”
李逸哈哈大笑,“对,倒是我显得矫情了。”
两人一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果又过了几日,一艘快船从白沙集快速的赶往荠县县城,原本需要半天的时间,可是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经到了荠县。
很快,一封信被送到了李逸的办公室。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关于转运司粮食运输的情况说明。早在几天之前,从长吉县就有信息通过官方传音阵传递到了荠县,运输队已经准备出发,这一次,几乎是调集了荠县、长吉县两县的运输力量。
显然,宁常府也接到了上面的通知,全力配合荠县的工作。
而这次送过来的消息,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运输粮食的先头队伍已经到了刘家寨子附近,几日之后就将到达荠县。
看完之后,李逸让李捕头带队,携带三十名衙役以及全县能够征调的乌篷小船前往白沙集,务必将这第一批粮食尽快运到荠县来。
因为李逸在前不久得知,白莲教已经开始试探性的进攻南平府了。虽然只有几股散勇,但这是大举进攻的前兆啊!
很快,按照计划,南平千户所的官兵就将接到官方的命令,分兵进入南平府其余二县。
而这些粮食,就是第一批军粮。
终于也有一些人发觉出不对劲了,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那些商人以及地方乡绅。商人之家走南闯北,信息发达。而乡绅之家或许就有子弟在朝中做官,他们知道消息也不足为奇。
第二天一大早,县衙门口的登闻鼓就被人敲响,正在办公室的李逸被着急忙慌闯进来的老严吓了一跳。
就见老严一头汗水,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李逸没好气道:“老严,身为公务员就得有公务员的气度,怎么毛毛躁躁的,发生什么了?”
老严顾不上喘气平息,大声道:“大人,县衙外面来了好多乡绅富户,还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啊!”
李逸眉头一皱,“怎么,他们集体到县衙来,又敲响了登闻鼓,是有什么惊天大案要告状不成?”
“大人,您还是去看看吧,他们好像并不是为了案情而来的。”
“不是为了案情,擅自敲响登闻鼓,怎么,蔑视朝廷律法,蔑视县衙威严吗?”
李逸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段时间他恶补刑律知识,其中就有这登闻鼓。虽说登闻鼓又叫“鸣冤鼓”,但是也不可以随便乱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