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将令,”李文忠的声音透过号角传遍全军,“过了这道关,便是异域沙场。东察合台的百姓以棉花换咱的粮食,如今帖木儿铁蹄踏破他们的家园,咱大明的兵,不仅要打仗,还要让西域知道——天朝上国的仁义,比刀剑更能收服人心。”
大军踏入东察合台故地时,正是棉桃初绽的季节。昔日绿洲上的村庄如今只剩断壁残垣,枯黄的棉田里散落着箭镞与白骨。
一个白发老妪跪在路边,捧着一碗浑浊的羊奶,颤抖着递给李文忠:“将军,是大明的王师吗?帖木儿的人抢走了我们的棉花,还把不肯归顺的男人都杀了……”
李文忠翻身下马,接过碗一饮而尽,涩腥的奶液顺着嘴角流下:“老人家,我们是来为你们做主的。告诉我们,帖木儿的军队现在何处?”
老妪指向北方的山坳:“他们在别失八里修城,把青壮年都抓去当苦力,说是要建一座铁城抵挡大明。还有……还有脱脱迷失汗的人,他们上个月刚从这里撤走,临走前烧了我们的粮仓,说是帖木儿背信弃义,占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牧场。”
恰在此时,探马飞驰回报:“启禀大帅,左路军秦王殿下已攻克哈密卫,俘获帖木儿前锋五百人;右路军周王殿下在亦集乃路遭遇小股骑兵,现已击溃敌军,正向额济纳河推进!”
李文忠点头,目光投向远处被风沙侵蚀的烽燧:“传令下去,各营不得骚扰百姓,凡有抢夺棉花、毁坏农田者,立斩不赦。”
“另外,打开随军粮库,给沿途百姓发放粮食。”
消息传开,逃亡的牧民们纷纷返回村落。当他们看到明军发放粮食时,眼中的恐惧渐渐化为疑惑,又从疑惑变成欣喜。
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少女抱着一捆新摘的棉花来到明军营地,怯生生地问军需官:“我能用这个换粮食吗?帖木儿的人说,大明皇帝要把我们都抓去当奴隶。”
军需官笑着称好棉花,将三袋粟米递给她:“傻丫头,那是帖木儿在撒谎。我们陛下说了,东察合台的百姓都是良善之民,只要不助纣为虐,大明的军队就是你们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