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将军,你我无私怨,都是为国尽忠,从前的小恩小惠就不必再提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京城内的局势愈发混乱。
文官集团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要求朱元璋严惩朱文正,为死去的举子和同僚们讨回公道。
而民间百姓也因战乱而人心惶惶,纷纷传言大明王朝即将陷入内乱,天下又将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胡惟庸站在朱元璋身边,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趁机进言道:“陛下,英王公然谋反,罪大恶极,若不及时处置,恐会引起天下大乱。臣建议,陛下应亲自率军攻打英王府,以彰显天威!”
胡惟庸见朱元璋陷入沉思,似乎心中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跑来禀报:“启禀陛下,刘伯温求见!”
朱元璋心中一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刘伯温足智多谋,虽然致仕多年,但素有“小诸葛”之称,或许他能想出化解这场危机的良策。
刘伯温走进奉天殿,看到朱元璋满脸愁容,心中已然明了几分。
他行礼之后,缓缓说道:“陛下,如今局势看似凶险,但并非没有转机。英王虽行事鲁莽,但他对陛下、对大明王朝,并非没有忠心。他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理念之争,一时冲动罢了。”
朱元璋眉头紧皱,问道:“那先生认为,咱该如何是好?”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强攻,而应智取。陛下只要亲自手书一封,动之以亲情,晓之以伦理,定能让英王放下成见,主动认罪。”
朱元璋思索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派谁去送信合适呢?”
刘伯温道:“臣推荐李文忠。他与英王自幼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或许能说动英王。”
李文忠接到命令后,心中十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