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赤县神州和五德始终说却又过人之处,少年,你是何人啊?”
那名出身阴阳家的稷下少年说到:
“阴阳家徐福,见过白夫子!”
原来这小子便是徐福,后来的云中君,阴阳家五大长老中的金部长老,想不到年轻的时候还是个奶油小生,真是奇妙。
看着众人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白亦非高声说到:
“诸位且收思绪,方才诸位皆各抒己见,言及了各家学派所持大道,那么吾等究竟如何才能判断所持大道之正确与否呢?”
一名稷下学子说到:
“吾等自当精修学识,以辩驳百家,求索大道!”
白亦非摇了摇头,说到:
“言语辩驳便能够诉诸大道吗?
若人之所见不同,大道便不同吗?”
“那夫子以为当如何?”
“吾以为,欲知大道真否,必须身体力行去践行自己的道,用自己所持的道去处理万般纷繁的事务,如此方能知其效用真假。
须知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心中醒,口中说,书上作,不从身习过,皆无用也。
老子有云,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尔等日后皆是要于七国朝堂之上纵横捭阖的,需谨记做事的本事,惟有从做事上学,半点空谈不得。
唯有身体力行才是检验大道的唯一途径!
我越地有山川沃土,万千黎民,尽可使诸位一展才学,今日过后,吾等师生之缘已尽,若有愿南下越地之稷下学子,皆当委以重任!”
众稷下学子听得了白亦非的高论,当即齐声到:
“大善!”
白亦非看着堂中坐着的诸多豪情万丈的少年,沉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