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簪子是徽宗不久前赏赐的。簪头镂空,可以拆卸,内藏一个极小的香囊,曾是她藏匿琴谱的秘密之处。
一个大胆而巧妙的念头,在她脑中渐渐成形。
她快步走到周邦彦身边,低声道:“邦彦,把锦囊里的‘崇宁五年茶引’给我。”
周邦彦依言将那张泛黄的茶引递给了她。
李师师接过茶引,又从自己的袖袋中取出一张空白的通关文牒。
她将空白文牒摊在桌上,提笔写了一段看似普通的“进宫献艺日期更改”的申请。她将原定的冬至献艺,改期至腊月廿五。理由是“偶感风寒,恐病气冲撞圣驾”。
写完之后,她又取过那张“崇宁五年茶引”。
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小刀,将茶引背面一层极薄的纸纤维刮了下来。那层纤维上,带着清晰的“崇宁五年”官印与茶引特有的防伪纹路,肉眼几不可辨。
然后,她用一种特制的透明胶液,将这层带有原始印记的纸纤维,严丝合缝地粘贴在了那份“改期文牒”的背面。
如此一来,这份改期文牒,便巧妙地带上了“崇宁五年贡茶茶引”的官方印记。
做完这一切,她将这份特制的文牒小心翼翼地卷好,塞进了那支七宝玲珑簪的镂空簪头之内。
“这是……”周邦彦看得目瞪口呆,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从未想过,如此精巧的“遗术”竟能被李师师信手拈来。
李师师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明日,我会设法进宫。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更改献艺日期。这份文牒,我会借‘送茶’的机会,‘不经意’地让官家看到。”
“官家生性多疑,但又极爱风雅。一份带有七年前‘龙团胜雪’贡茶印记的改期文牒,必然会引起他的好奇。他会怀疑,为何一张普通的改期文牒,会带有如此特殊的贡茶印记,从而命人细查。”
“至于他能否看懂其中玄机,就要看他的悟性,以及……天意了。”李师师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毕竟将国家命运寄托在帝王心性上,终究是不确定之事。
“可是,仅仅一份改期文牒,如何能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周邦彦还是有些担心,毕竟皇帝的“悟性”并非总是可靠,且时间紧迫。
李师师神秘一笑,从妆奁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白瓷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