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伺候祖宗

杨远信眼圈又一红:“不用留,红妞吃吧,太爷离的太远了,等爷爷也去伺候祖宗的时候,给他带过去!”

此话一出,一家人都沉默了,乱世人不如太平犬,真碰上点儿万一,说不定还真有几个人能赶上跟老爷子一起去投胎呢。

这个初冬的早上,除了懵懂的红妞,其他人全都食不知味。

匆匆吃完早饭,李水仙平复下心情,跟杨远信告辞:“我跟福安早点儿去,要是中午回不来就别给我们俩留饭了。”

这话说的也有缘由,福安力气比常人大那么一点儿,饭量也大了那么一点。

到点儿不给饭吃,倒也不会闹,就是大眼泪咕噜咕噜的往下淌而已。

看着弟弟跟他妈一起出门,钱妈跟翠芬一起去菜市场,家里就剩下杨福平打发大儿子去哄红妞玩儿树叶,悄声问他爸:“辞工不辞工的再说,至少还能消停过个年,咱是不是得屯点儿粮食?”

杨远信顺着看向自己小儿子跳脱的背影,了然的点点头:“正好,咱家地窖大,要屯就多屯点儿,这年头,粮食可比钱金贵,跟你老丈人也说一声,该存粮食就存点儿,少喝二两猫尿啥都有了。”

杨福平笑的有点儿尴尬,自己媳妇哪儿都好,就是摊上这么个老丈人,三五不时的晕上两盅。

他俩刚结婚,丈母娘就喝上了苦药汤子,喝了半年,人就没了,到了也不知道是啥毛病。

老丈人不知道是觉着生命无常,还是两口子感情真这么好,反正天天是没酒过不了。

也不要啥下酒菜,一根儿铁钉能下半瓶烧锅子。四九城里的布坊也无心打理,干脆就兑了出去,靠着乡下的几顷地过活。

小舅子一怒之下,投军去了,到现在杳无音讯。

想到这,杨福平一个激灵,这投的是哪一路军,什么颜色也不知道啊!

跟小舅子一比,自个姥爷家好像就清白多了。

不过是开了个小的黄包车行,雇过几个人而已。

早几年也被人挤兑的开不下去,回昌平当小地主去了······

杨福平心想,老天爷啊,自个儿家埋的雷可真多啊!

虽说这会儿院子里就两个小人在跑,可杨福平还是附耳悄声说出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