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手给了杨福安:“上午跑的饿坏了吧,能吃都吃了!”
杨福安笑笑,掰下来一半,分给二平跟小孙一人一口,剩下的自己三两口吃完了。
自家情况还好,这两个小伙计那真是一口都得算计着。
刚刚吃完饭,就有人顶着大太阳提着布袋进来准备买粮食。
可抬头一看墙上黑板的价目表。
立马换了脸色,问杨福平:“早上不是这个价儿吧,怎么一会儿就改了?”
杨福平也会说话:“我们东家仁义,特意留了半天时间维持原价,省的老主顾有些措手不及,一直等到中午才提价。”
来人叹口气:“行吧,也是我时运不济,没碰着这便宜事儿。
我去别家看看,要是一样的价儿,我还回来,毕竟这儿离家近不是。”
杨福平笑眯眯的送客:“您慢走,都是街坊邻居,您要是买的多,咱们这儿还能给送到门上!”
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迈出门的步子沉重了不少。
看着外面白花花的太阳,杨福平明白,今天中午抓紧时间买粮的,不在少数。
不趁着刚涨了买,难道要等到再涨一波再买嘛。
只不过买多买少,得看兜里能挤出来多少钱了。
毕竟生活在城里,也不是光吃粮食就够了。
半下午正忙的时候,中午问价的那个中年男人,提着袋子又回来了。
等人稍稍散去,把布袋子递给二平:“五十斤玉米面儿,给我送回去。
走了仨粮店,你们跟商量好的差不多,价钱全一样。”
杨福平光笑不搭话,这价儿还真是商量好的。
老钱连算盘都没扒拉,脱口而出:“一斤二百一,五十斤一万零五百。”
男人想抹零,老钱没让:“多给您添上二三两可以,没听说能抹掉五百的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