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赵刚送来武器,全军整装待发,挥师北上!

除了这些武器,周卫国还教新兵们如何利用地形作战。

如何在山坡上埋伏,如何在树林里隐蔽,如何在巷战中推进。

等等!

同时,周卫国还经常组织模拟实战训练。

把新兵们分成两队,一队当“八路军”,一队当“鬼子”。

在训练场上模拟战场场景。

每次模拟训练后。

周卫国都会总结经验,指出新兵们的不足,让他们不断改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训练场上的新兵们越来越有军人的样子。

站军姿时腰杆笔直,走队列时步伐整齐,开枪时眼神坚定,使用武器时熟练自如。

周卫国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信心。

用不了多久,这十万新兵就能成为一支铁血部队。

跟着独立纵队挥师北上,去解放东三省,去跟鬼子拼命。

去实现他们在招兵时许下的诺言。

……

这天。

独立纵队司令部。

江晨正在想办法解决十万新兵枪支的问题。

他攥着半截铅笔,指腹反复摩挲着地图边缘磨出的毛边,目光却没离开桌角那叠泛黄的报表。

最上面一行“新兵武器缺口:8762支”的数字,像根细针,扎得人心里发紧。

“哐当”一声,李云龙踹开窑洞门,带着一身寒气闯进来,军靴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冻土。

他把军帽往桌上一摔,粗声粗气地捶了下报表:“江晨,你别盯着这破纸看了!”

“新兵连昨天搞刺杀训练,三个人轮一把步枪。”

“最后那小子急得拿木枪托砸土疙瘩,问我‘团长,咱这纵队是不是连枪都造不起?’”

江晨抬起头,眼底带着难掩的疲惫,把刚泡好的热茶推到李云龙面前:“太原兵工厂那边我让人催了三次。”

“昨天回信说,鬼子上个月炸了他们两个锻造炉,现在一天顶多能修五十支旧枪,新枪连零件都凑不齐。”

江晨:“太原缴获的那批三八式,军械班熬了三个通宵,能修好的也就两百多支,分给五个新兵营,每个营连塞牙缝都不够。”

“我不管兵工厂有啥难处!”

李云龙端起茶猛灌一口,茶水溅在衣襟上也不在意:“新兵现在队列、刺杀、匍匐全练熟了。”

“昨天实弹射击,有个叫王小宝的娃,拿仅有的五发子弹打了个四十环,下来还问我啥时候能有自己的枪。”

“你说,这要是再拖下去,娃们心里该咋想?”

李云龙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急切:“我跟弟兄们说‘跟着咱,有枪有粮,能打鬼子’。”

“现在倒好,枪影子都没见着多少,昨天我听见两个新兵嘀咕,说‘是不是纵队没实力,连武器都凑不齐?’”

“再这么下去,不用鬼子来打,士气先垮了!”

江晨揉了揉眉心,把报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是各新兵营报上来的“士气反馈”。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新兵训练积极性下降”“多次询问武器发放时间”。

江晨沉声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才是最棘手的。”

“武器跟不上,不只是没法打仗,是会让弟兄们对纵队失去信心。”

此刻,两人一个眉头紧锁,一个焦躁地踱来踱去。

李云龙突然停下脚步,双手按在桌沿上,盯着江晨的眼睛:“不行,不能再等了。”

“明天我带几个突击连,去鬼子的军火库碰碰运气,就算抢,也得给新兵把枪抢出来!”

“万万不可……”江晨知道这些新兵还没什么战斗力!

这个时候去惹小鬼子,肯定不行。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

“老李……”

“什么?老赵?”李云龙以为自己听错了。

然而下一秒。

赵刚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老李,江司令……哈哈,想我没……”

“哈哈,还真是你老赵……”

李云龙和赵刚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战友见面,格外亲热。

赵刚:“我听说你们打了胜仗……所以过来看看!”

“江司令,老李!恭喜啊!你们俩硬是带着部队把太原给拿下来了。”

“这可是咱们晋察冀根据地的大喜事!”

“这消息传出去,能让前线将士们的士气再涨三尺!”

李云龙爽朗地拍了拍赵刚的肩膀,力道大得让赵刚微微晃了晃:“老赵,你可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