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褪去,城市在正午的热浪中微微震颤。陆轩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指尖夹着一份刚打印出的舆情简报。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墨迹未干的标题赫然写着:“樊星阁绿色能源项目涉嫌污染地下水,内部员工匿名举报”。他没有翻页,只是将简报轻轻搁在桌角,与昨日那份北江新材料的静默公告并列。
林娜推门进来,手里握着平板,声音压得很低:“三小时内,‘环保门’话题冲上本地热搜第七,十七家自媒体同步推送‘深度调查’,内容几乎一致。”她顿了顿,“北江新材料刚刚来电,要求召开紧急评估会议,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十点。”
陆轩点点头,目光扫过窗外那面依旧半卷的旗帜。风比昨夜更急,旗面撕扯着金属杆,发出沉闷的拍打声。他没有回应北江的要求,反而按下内线电话:“叫孙明和马亮,马上来我办公室。”
财务分析室的灯光冷白,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孙明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过去四十八小时的舆情传播路径图。数十个社交账号的IP定位在地图上连成一片密集的红点,全部指向同一处境外服务器。他放大其中一个账号的历史记录,发现其三个月内从未发言,却在今晨八点十七分集中发布了五条关于樊星阁的“爆料”。
“模板化内容,统一话术,发布时间间隔精确到秒。”孙明合上笔记本,语气冷静,“这不是自发舆情,是组织性抹黑。”
马亮站在一旁,耳机还挂在耳边。他刚结束对几个爆料账号的追踪,确认其注册信息均使用虚假身份,支付发布费用的渠道则通过三层跳转,最终指向一个名为“绿能先锋联盟”的非营利组织。“查了背景,”他摘下耳机,“去年被曝光是刘猛名下的空壳公司,专门用于操控行业舆论。”
陆轩站在屏幕前,目光在IP分布图与资金流向图之间来回扫视。他没有说话,但眼神已如刀锋般锐利。片刻后,他开口,声音低而清晰:“暂停所有对外回应。现在谁跳出来解释,谁就等于承认有问题。”
他转身走向门口,步伐沉稳如山:“先稳住还没表态的中间派。别让他们觉得,我们只顾着应付大客户。”
恒通储能的技术中心,数据共享通道已悄然关闭。张涛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那条灰暗的连接状态栏,眉头微皱。他没有走正式流程申请恢复权限,而是打开一个加密论坛,找到恒通首席工程师的私人账号,发送了一条附带文件的私信:“这是我们上周内部评审的环评初步模型,仅限您个人参考。”
十分钟后,对方回复:“数据比公开资料详细得多,你们什么时候做的?”
“从立项第一天就开始了。”张涛敲下回复,“我们不怕查,只怕有人用谣言,把真正做事的人逼退。”
与此同时,南岭冶金董事长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响起。陆轩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静却不容置疑:“您要第三方环评预审文件,我们可以在72小时内提供。”他顿了顿,“但我要给您看的,不止是预审——是国家绿色技术认证中心的预勘报告。”
对方沉默片刻:“你们还没提交申请吧?”
“确实没有。”陆轩坦然承认,“但我可以保证,三天后,这份报告会出现在你们桌上。如果您不信,现在就可以终止合作。但我更希望您问问自己——是谁,最希望我们拿不出这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