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走进办公室时,林娜正把一份文件从打印机里抽出来。纸张还带着微微的温热,她低头看了一眼页脚的时间戳,九点零七分,比系统自动归档早了三分钟。
“预警日志整理好了。”她说,声音平稳,“标题按你说的写:‘机制生效,问题可溯’。”
陆轩接过文件,扫了一眼附件清单。三小时前,对方协作平台有三次异常操作记录,全部被拦截,系统自动生成了证据链。他没多说什么,只点了点头:“发吴峰,抄送双方项目组。”
林娜输入指令,点击发送。屏幕右下角弹出“已送达”提示,同时加密通道回传了接收确认。
十分钟后,赵宇的消息进来:“技术接口解锁,远程接入成功,设备自检完成。”
陆轩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不是庆祝,是确认——从昨晚声明发布到现在,整整十二小时,他们守住了规则,也拿回了主动。
他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张涛已经在里面等了,笔记本打开,屏幕上是城南地块的审批流程图。孙明坐在他对面,手里捏着一支笔,财务拆分方案摊在桌上。
“材料还没交。”孙明抬头,“资源承诺函,按双签机制,必须他们先提交扫描件。”
陆轩走进来,坐到主位:“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时,吴峰的声音有些疲惫:“我知道你要问什么。”
“不是问责。”陆轩说,“是提醒。公示晚一天,样板意义就少一分。我们不怕等,就怕外界觉得合作虚。”
那边沉默了两秒。“两小时内补交。”吴峰说,“我亲自盯。”
挂了电话,陆轩没动。会议室里没人说话,只有空调低沉的送风声。五分钟后,孙明的电脑弹出新邮件提示。他点开附件,核对签章和编号,然后抬头:“齐了,可以提交备案。”
陆轩打开内网系统,找到城南地块的审批条目,点击“材料上传”。进度条走到尽头,页面刷新,状态变为:“材料齐备,进入公示倒计时72小时。”
红色数字跳动起来。
他合上电脑,站起身:“叫人。”
半小时后,核心成员全部到齐。会议室灯光调至全亮,投影幕布降下,马亮将协作平台的运行记录调出,第一帧就是那三条被拦截的操作。
“机制跑通了。”陆轩站在幕前,“不是靠谁让步,是靠规则立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合作不是终点,是跳板。项目不是个案,是模板。我们不是求人,是带人玩。”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随即张涛笑了,低声说了句:“够狠。”
“不是狠。”陆轩纠正,“是清醒。以前我们靠拳头站稳,现在要靠规则走出去。谁想绕开流程,我们就用流程压回去。谁想拖,我们就用速度碾过去。”
孙明抬头:“预算模型可以调整,支持多线并进。”
“不急。”陆轩说,“先立标准。林娜,你牵头,把这次的对接流程、权限设置、预警机制,全写成文档。不叫内部手册,叫《合作标准V1.0》。”
林娜点头,打开平板开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