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谈判迅速进入实质阶段。王大卫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切入核心:
“周经理,大华厂的财务状况、法律纠纷、资产清单,我们已完全掌握。
目前的估值,是基于最保守的现金流折现法和清算价值法得出的,非常公允。”
他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孟先生立刻打开笔记本,翻到复杂的图表和数据一页。
“至于何先生代表的南洋联合资本,”
王大卫转向韩笑,琥珀色的瞳孔里没有任何温度,
“我很欣赏你们的眼光。不过,投资实业,
尤其是处于重组期的资产,需要专业的风险评估和运营能力。
不知贵方对大陆的纺织行业、劳工法规、以及…本地的商业环境,了解有多深?”
他的话绵里藏针,既展示了朱雀资本在信息上的绝对优势,
暗示他们对大华厂了如指掌,甚至可能监控了周大华与韩笑的接触,
又质疑了“南洋联合资本”的实力和本土化能力。
韩笑早有准备,从容应答,从南洋纺织业的格局,
谈到上海市场的特点,再引用了一些公开的行业数据和政策条文,
表现得既像一位谨慎的投资者,又带着南洋商人特有的、对“机会”的敏锐。
王大卫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评估一件商品的成色。
他偶尔会插话,提出的问题极其专业和尖锐,直指投资回报周期、
技术升级成本、潜在的法律风险等核心要害。
他的思维方式完全是资本导向的,将大华厂这个承载了几代人心血的企业,
完全视作一个可以拆解、分析、估值、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资产包”。
与此同时,在“沧澜阁”楼下的一辆经过伪装的厢式货车内,
林一正通过韩笑身上携带的微型窃听器,监听着谈判全过程。
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快速调取、分析着王大卫提到的各项数据、
以及他言语中透露出的操作思路。林一迅速将信息加密传回安全屋。
安全屋内,冷秋月结合林一传回的信息和自己掌握的资料,对王大卫的操盘手法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