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的手指在烟盒上摩挲着,犹豫了半天:“主任,我…… 我想去,可车间现在这么忙……”
“想去也去不了。” 刘大山打断他,将纸笔推到他面前,“你写个申请,就说家里老母亲病重,需要人照顾,实在抽不开身参加培训。另外提一句,你手上的模具技术还没完全交接,万一出了纰漏,耽误订单谁都担不起责任。”
张建国猛地抬头,眼神里充满了惊讶:“主任,这…… 这不是撒谎吗?”
“撒谎?” 刘大山冷笑一声,“等你培训回来,订单丢了,业绩砸了,咱们整个车间的奖金都得泡汤,到时候谁管你是不是精英?我这是在帮你,也是在帮大家。” 他盯着张建国的眼睛,语气带着威胁,“你要是不听话,非要去凑那个热闹,回来之后,可就别怪我没法给你安排岗位了。”
张建国的脸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刘大山说到做到,自己在车间待了十五年,早就摸清了这位主任的脾气。一边是梦寐以求的上升机会,一边是稳定的工作和家庭的生计,他陷入了痛苦的纠结。最终,他还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 “申请” 两个字,笔尖颤抖得几乎握不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大山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心里掠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就被愤怒取代。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其他车间主任的号码,语气带着几分 “同仇敌忾”:“老李,总部要抽人你知道吧?我这儿已经快扛不住了,你们那边可得顶住啊……”
电话那头的李主任立刻倒起了苦水:“可不是嘛!我这儿也被点了两个骨干,正愁着呢!大山,你说咱们要是都拖着,总部会不会松口?”
“肯定得拖!” 刘大山斩钉截铁地说,“咱们越是配合,他们越是得寸进尺。咱们得让他们知道,基层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短短两天,消极抵制的情绪就在各车间蔓延开来。第二车间以 “骨干正在参加设备改造” 为由,申请延期上报名单;第五车间干脆直接 “失联”,人力资源部的电话打了十几次都没人接;就连后勤部门,都以 “人手不足” 为由,拒绝抽调两名技术骨干。原本计划周一就敲定的首期学员名单,到了周五还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