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废弃工业区的铁皮厂房在暮色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锈蚀的管道在残垣断壁间蜿蜒,风穿过破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林深攥紧口袋里的加密 U 盘,靴底踩在碎玻璃上发出刺耳的脆响,每走一步都要警惕地扫视四周 —— 这里是曹天宏线人指定的交易地点,也是这座城市最臭名昭着的地下黑市。
三天前,集团新生产线的校准设备突然 “失灵”,所有检验记录被莫名清空。再过四十八小时,质监局的飞行检查就要开始,没有合格的校准证书和检验记录,整条生产线都将被查封。走投无路的他,只能通过暗网联系上这位据说 “能弄到一切” 的神秘卖家。
“吱呀” 一声,前方废弃集装箱的门被推开一道缝,透出微弱的蓝光。林深深吸一口气,按约定拍了三下手掌,集装箱内传来沙哑的回应:“货呢?”
他弯腰钻进去,一股霉味与机油味扑面而来。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背对着他,手里把玩着一支紫外线笔,地上的投影仪正投射出空白的 A4 纸。“钱在这儿,先看货。” 林深将加密 U 盘放在铁架上,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线人转过身,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削瘦的下巴和一道浅疤。他没有看 U 盘,而是按下遥控器,投影仪上瞬间浮现出清晰的文件扫描件 —— 正是林深急需的 ISO 校准证书和三十份检验记录。证书上的红章色泽鲜亮,编号与集团备案完全吻合,检验记录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连签名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假的吧?” 林深脱口而出,快步上前拿起桌上的打印件。他曾在质检部待过五年,深知正规证书的纸质纹理,可这张纸摸起来细腻光滑,水印在紫外线笔的照射下清晰可见,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
线人嗤笑一声,抛出一个便携式检测仪:“自己验。这是德国进口的文检设备,能识别油墨成分和打印时间。”
林深颤抖着手将证书放入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一点点吞噬着他的疑虑 —— 油墨配方与官方使用的完全一致,打印时间显示为上周,正是设备校准的常规周期。他的心脏狂跳起来,既有找到救命稻草的狂喜,又有参与伪造文件的负罪感,指尖的冷汗浸湿了打印纸。
“货没问题。” 林深艰难地开口,“按约定,我用比特币支付。” 他掏出手机,准备调出钱包二维码。
“等等。” 线人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玩味,“谁跟你说要比特币了?”
林深愣住了:“暗网聊天记录里明明写着……”
“那是例行流程。” 线人打断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我们只收这个。”
信封上没有任何标识,林深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叠崭新的饭票 —— 淡蓝色的纸张上印着 “曹三食堂” 的字样,面额从五元到五十元不等,右下角还盖着个模糊的厨师头像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