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农业难题,生产亟待提升

“所以这次的目标是什么?”卡尔问,“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吃饱?”

“没错。”陈浩站起身,“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每一粒种子都不白种,让每一分力气都有回报。以后谁再说种地没技术含量,你就带他去田里干一天。”

娜娜的光学镜头闪了闪。“我已开始生成初步设计方案,预计两小时内输出第一版结构框架。”

“别急着出图。”陈浩摆手,“先把条件摸清,别一上来就想造航天器。咱们这次,要把锄头做出航天器的水准。”

“理解。”她说,“将以实用性为首要原则,兼顾可制造性与维护便利性。”

会议结束,没人离开。

苏珊打开数据终端,开始整理种植档案。卡尔检查工坊可用工具清单,看哪些能拿来改造。娜娜保持连接状态,后台运行着参数比对程序。

陈浩站在农业监控屏前,看着那条依旧平缓的绿线。

他伸手点了点屏幕上的“预计收获日”,数字跳了出来:**47天后**。

比原计划晚了将近一周。

“四十七天……”他低声说,“够我们折腾出点名堂来了。”

他转身走向资料区,拉开抽屉,取出一块空白书写板。

“娜娜,待会儿出方案的时候,直接投这里。”

“明白。”

他把书写板挂在墙上,旁边是之前通信实验的时间表和参数记录。

现在,这块板要换内容了。

“标题写什么?”苏珊问。

“就写——”他拿起笔,在板子上划下几个字,“**第一代本地化农具设计筹备**”。

笔尖划过板面,发出沙沙声。

娜娜的数据流开始加载,屏幕上跳出第一个分类窗口:**适用地形分析**。

陈浩盯着那行字,忽然开口。

“你们说,要是我们造出来的犁能自动避石、会调深浅,还能边走边施肥……未来会不会有人把它当文物挖出来,说这是古代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