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诏狱风云

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都察院御史以“风闻奏事”为由,要求调阅诏狱囚犯名录,被萧彻以“诏狱案卷乃机密,非旨意不得查阅”驳回;五军都督府一位佥事派人来“打听”一名因冲撞勋贵下狱的低阶武官,暗示可出钱帛“行个方便”,被萧彻直接将人轰了出去。

每一次拒绝,都意味着树敌。弹劾他的奏本,开始悄然递往通政司。内容无非是“年轻气盛,不通实务”、“苛察琐碎,阻碍公务”、“滥用职权,离间君臣”。

流言也愈发恶毒。有说他改革诏狱是为了培植私党,排除异己;有说他如此强硬,是背后有更大的图谋,甚至暗指他得了某些藩王的支持;更有人将他与王振牵连,说他如此急切地清理王振党羽,是为了灭口,自己好上位。

这些话语,如同毒雾,弥漫在京师官场的每一个角落。

就连宫内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微妙起来。皇帝没有再单独召见他,只是按例批红了那些要求“循旧例”、“稳当行事”的奏章,虽未斥责萧彻,却也没有出言维护。

夜幕再次降临,萧彻独坐衙署。桌案上,一盏孤灯,映照着堆积如山的卷宗和一封刚刚由心腹秘密送来的书信。信是他一位在通政司任职的故交所写,内容简短却触目惊心:弹劾他的奏本已积攒数份,虽暂被留中,但若再有大事,恐一发不可收拾。信中最后劝他:“萧兄,刚极易折,弦紧易断。当稍敛锋芒,徐徐图之。”

萧彻将信纸凑近烛火,火焰舔舐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灰烬。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灌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几乎熄灭。远处诏狱的黑影,在稀薄的月光下更显狰狞。

他知道,那些人正在等他屈服,等他退缩,等他变得和他们一样。只要他退一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诏狱将再次变回那个无法无天的黑暗之地,而他,也将失去皇帝那本就脆弱的信任。

退?无路可退。

他缓缓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脆响。眼中的疲惫被一种更为锐利的光芒所取代。

既然暗流已然汇聚成汹涌的漩涡,既然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

那么——

他猛地转身,走向公案,声音冷冽如冰,穿透寂静的夜空:

“来人!”

一名值守的校尉应声推门而入。

“传令下去!”萧彻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点齐一队人马,随本官去曹斌府上‘探病’!再令另一队,即刻查封李琨常去的那家城外赌坊!所有账目、人员,给本官一个不漏地带回来!”

他不是要退,而是要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铜墙铁壁上,用最强硬的方式,砸开第一道裂缝!

风暴欲来,那便让风暴从他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