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参观航海展

工程师更加讶异了,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渔船船长的关注范围,更像是一个海洋学家或顶级渔业公司技术总监的思考维度。

他示意沈鲸川看向操作台的一个分屏:

“请看这里。在理想条件下,对大型鱼群的有效探测距离可以超过8海里。

至于多目标跟踪,我们的系统可以同时锁定、跟踪并独立分析超过256个水下目标,并对其进行分类标记。您看……”

他操作了几下,屏幕上立刻分出了好几个不同颜色的跟踪框。

“红色的可能是金枪鱼这类大型鱼类,黄色的是中型鱼群,绿色的我们可以设定为需要保护的海洋生物,系统会发出警示。

我们甚至可以为您的特定作业海域定制声纹库。”

沈鲸川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几乎是将他“海之眼”的一部分能力,以科技的手段实现了!

虽然他能力的范围和精度远超这个系统,但这套系统可以让他的船员们也共享这种“视野”,让作业决策更加科学和有据可依。

“数据延迟怎么样?”

沈鲸川问出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

“从探测到显示在屏幕上的延迟,以及将数据同步到多艘协作渔船上的延迟?这对于需要实时指挥的围捕作业至关重要。”

工程师深吸一口气,彻底将沈鲸川视为极其重要的潜在客户了。

他郑重回答:

“数据处理和显示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我们的卫星通讯和私有云数据链,在多船协作模式下,舰队内数据共享的延迟也能保证在2秒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实时协同作业的需求。”

沈鲸川沉默了几秒,似乎在快速心算着这套系统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效益。

然后,他抬起头,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那么,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包括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大概是什么预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