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沈鲸川近距离了解

他不敢再停留,一边将最后观察到的关于机械臂连接点、能量屏障波动以及内部异常生物嘶吼的信息牢记于心,一边朝着与接应舰队约定的撤离点快速潜去。

沈鲸川刚在接应舰队的母舰“定远号”侧舷浮出水面,一位身着海军常服、肩章显示为上校的军官早已带着两名士兵等在升降平台旁。

当看到沈鲸川仅穿着一身湿漉漉的便装,身上没有任何潜水装备,如同散步归来般轻松上船,那位上校的眼中难以抑制地闪过一丝震惊,但他极好地控制住了表情,什么也没问,只是利落地敬了个礼:

“沈同志,辛苦了!请随我来。”

沈鲸川点点头,跟着他穿过忙碌而安静的舰艇通道,来到一间隔音良好的小会议室。

上校示意他稍作休息,并告知舰队将立即返航。

在航行途中,沈鲸川借来了纸笔,凭借龙珠赋予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细致入微的感知,将刚才近距离观察到的实验室外部结构、机械臂连接点、能量屏障疑似波动节点、以及那些特殊探测器的大致位置和形态,一一细致地绘制成草图,并在一旁用简练的文字标注了自己的观察和推测。

几个小时后,舰队返回基地。

沈鲸川没有停留,带着那份手绘情报,直接再次来到了地下指挥中心。

王主任显然一直在等他,看到他进来,立刻迎了上来,接过那叠草图,只是粗略一扫,眼中便爆发出精光:

“好!太好了!这些细节太关键了!”

他立刻下令:“通知‘深渊’项目组所有核心成员,一号会议室,紧急会议!”

很快,一间更加隐秘的会议室内,坐满了人。

除了王主任和几位军方负责人,更多的是头发花白或戴着厚厚眼镜的科研专家,涉及领域包括深海工程、材料学、能量物理、武器系统,甚至还有两位生物伦理和基因工程方面的权威。

王主任将沈鲸川绘制的草图通过高清投影展示出来,并让他亲自向在座专家汇报观察所得。

沈鲸川站在台前,语气平稳,条理清晰:

“这是实验室移动后重新锚定的外部结构图。重点有几个方面:”

“第一,移动方式,依靠底部多股高能离子流推进,几乎无声无息,技术远超我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