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盈娘攥着三百两银票,连夜就把家里的木箱翻了出来,里三层外三层裹了棉絮,把银票仔细收在箱底,还特意上了锁,这可是家里目前最大的一笔收入,也是往后日子的底气,半点都不能马虎。
徐盈娘也切实的感受到了日子真的是飞速的红火起来。
一场寒流过后,昌丰村的冬天才算真的来了。
清晨推开门,院子里的水缸结了层薄冰,屋檐下挂着的冰棱比手指还粗,寒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走在路上得把脖子往棉袄里缩半寸。
麦家院子里却透着股热闹的暖意,墙角的柴火堆得快有半人高,劈得整齐的木柴码得严丝合缝,麦草被垫在新柴下面防潮。
“多亏了李磊,前阵子上山砍了不少硬木,烧起来耐得住火。”徐盈娘正往灶里添柴,看着火苗舔着锅底,笑着跟云芽说。
前几天李磊知道麦家冬天的柴还不够,特意去深山砍了两车硬木,还帮着劈好送到家。
麦大江也趁巡检司休班,去山上捡了两捆松针,引火格外方便,现在灶房里的柴火,足够烧到开春。
云芽此时正在摆弄粗麻绳上的粉条,雪白雪白的土豆粉条风一吹就轻轻晃荡,像一串串白玉帘子。
这是今年制作的最后一批了,云芽擦了擦额角的汗,虽然天冷,干活却出了不少热。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麦阿福穿着新做的蓝布棉袄跑了进来,棉袄领口和袖口缝着一圈兔毛,是用自家的兔皮做的,软乎乎的毛边衬着麦阿福的脸上的小肥膘可爱了几分。
“娘亲!姐姐,今天做 五花肉炖粉条好不好!”他蹦蹦跳跳地,帽子上的绒球也跟着晃,冻得红扑扑的脸蛋像个苹果。
“慢点跑,别摔着。”徐盈娘笑着帮他理了理帽子接着说道:“行晚上做粉条,让你吃个够。”
麦阿福开心的应了声“好欸~太好了!”又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门口的棉帘子被他掀得哗啦响。
徐盈娘看着儿子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这孩子,穿了新棉袄就不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