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昌丰村的麦家老宅却没有这般热闹,虽然屋里已经比以往有了些热乎气,那也是因为麦庆林带着麦成才也回来了。
按习俗要祭灶王爷,得买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
可麦家老宅的灶房里,姜氏煮了锅稀粥,里面放了点白米,就算是小年的饭了。
以前这时候,李老太会买糖瓜、一挂小鞭炮,现在却连顿白面馒头都舍不得吃,天天喝稀粥、啃窝窝头。
麦云月的新棉袄去年就短了,今年没银子做新的,姜氏只能把旧棉袄的下摆接了块布,穿在身上鼓鼓囊囊的,像个包袱。
“娘,我想吃糖瓜。”麦云月扒着碗里的稀粥,小声说。以前小年,她总能吃到那种粘牙的糖瓜,甜得能让她高兴一整天。
姜氏只是叹了口气说道:“一会回屋,吃你爹带回来的糕点吧!”
家里的钱现在都是李老太管,且项目明细,没法扣钱,李老太还说这些钱要给相公备着明年府试用,她张口肯定要吃教训。
她看了眼里屋,李老太正对着墙上的灶王爷画像发呆,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是不是在求灶王爷保佑麦庆林明年考上秀才。
麦庆林则是在自己屋里和麦成才麦成良吃小灶,没办法只能母女二人出来和老两口做样子吃这些粗茶淡饭。
腊月廿五这天,天刚蒙蒙亮,麦大江就把驴车套好了。
车辕上挂着两个空布袋子,是特意用来装年货的,车板上铺着厚厚的棉絮,怕买的东西冻着。
徐盈娘拎着个竹篮出来,里面放着水囊和刚蒸好的馒头,笑着说:“路上冷,饿了就吃点馒头,别冻着。”
云芽和麦阿福早就穿好了新棉袄,麦阿福的棉袄领口缝着兔毛,帽子上的绒球晃来晃去,一蹦一跳地爬上驴车:“爹,咱们快点走,我要去买蜜橘!”
上次小年吃了从南北铺子买回来的蜜橘,他就一直惦记着,这次听说要去南北铺子买,早就盼着这天了。
麦大江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放心,今天一定让你吃够。”
徐盈娘笑着看着驴车慢悠悠地驶出村口,才转身回屋收拾院子。
驴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寒风刮在脸上,却挡不住车上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