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们齐声应着“知道了”,才慢慢散去。
夕阳把打谷场的影子拉得老长,里正看着手里的名单,心里盘算着:明天把名单给韩掌柜,也算交了差,往后粉条厂建起来,村里的日子好了,他这里正的面子也更足了。
三月的晨光刚漫过昌丰村的屋顶,带着露水的凉意在巷子里飘,韩掌柜就踩着青石板路到了里正家。
里正早把写好的名单放在炕桌上,见他来,连忙递过去:“都按您的要求选的,都是勤快人。”
韩掌柜接过名单,确认是三十人,才小心翼翼叠成方块,塞进贴身的布兜里,这是发工银的凭证,可不能丢。
“劳烦里正了,咱们去打谷场吧。”
两人并肩往打谷场走,路上能看见扛着铁锹、拎着扁担的汉子往同一个方向去,有的还推着小推车,车辕上挂着水囊。
打谷场离村西头的工地不远,刚拐过弯,就见场地上已经稀稀拉拉聚了二十多人,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家伙事,见里正和韩掌柜来,都停下话头,往这边凑。
“给大伙儿介绍下,这位是韩掌柜,往后建厂子的事,都听韩掌柜的安排。”里正往旁边让了让,把韩掌柜推到前头。
韩掌柜笑着点点头,从兜里掏出名单,清了清嗓子:“我叫韩成,往后这段日子辛苦大伙儿了。现在我点个名,到的喊一声。”
他念一个名,下面就应一声,“李老三”“赵大”“狗蛋”……三十个名字念完,没一个缺席的。
“好!人都齐了,跟我去工地!”韩掌柜收起名单,转身往村头走。
汉子们拎着工具跟在后面,脚步声“踏踏”响,像一串轻快的鼓点。
到了地契上的空地时,最先来的两辆牛车已经停在那儿了,车斗里堆得满满当当的青砖,砖缝里还沾着点湿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