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枭雄再起

晨光熹微,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长安城高耸的城墙。这座古老的帝都尚未完全苏醒,只有零星的炊烟和早行商旅的车轮声打破寂静。

刘备独自一人站在征北将军府邸侧门的台阶下,身后只跟着寥寥数名从徐州带来的老部曲。他换上了一身半旧的皮甲,外面罩着那件标志性的青色战袍,腰间佩剑。所有的行装都已打包妥当,捆在几匹驮马上,简朴得不像一个即将出任“平寇中郎将”的官员,更像是一个远行的寻常客商。

他没有回头再看一眼那座囚禁他多时的华丽府邸。一名吕布军的小校面无表情地递过一份用火漆封好的文书和一枚铜制令符。

“刘将军,这是通关文书与调兵令符。沿途关隘,见符放行。粮草军械,已按主公吩咐,由河内郡先行调拨一部分,后续会陆续运至前线。”小校的声音公事公办,不带丝毫感情。

刘备接过文书和令符,入手只觉得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纸任命,更是他挣脱牢笼的凭证,是搅动未来风云的钥匙。他将其仔细收入怀中,对着那小校,也像是对着这座将军府,微微拱了拱手:“备,谢过温候,谢过将军。告辞。”

没有盛大的送行,没有虚伪的客套。他就这样带着寥寥数人,牵着驮马,融入了长安清晨稀疏的人流,向着东门而去。

城门口守城的士卒验看过通关文书和令符,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但还是挥手放行。当刘备一步踏出那高大的城门洞,重新呼吸到城外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空气时,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战栗的自由。

他没有立刻上马,而是站在原地,回望了一眼在晨曦中轮廓逐渐清晰的巨大城郭。目光复杂难明。有屈辱,有隐忍,有庆幸,但更多的,是一种破茧而出的决绝。吕布的利用,他心知肚明,但这何尝不是他刘备的机会?乱世之中,能被利用,说明还有价值。

“走吧。”他翻身上了一匹普通的战马,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马鞭轻扬,一行人沿着向东的官道,疾驰而去。

路途并非坦途。并州大战刚结束不久,司隶地区虽然大体稳定,但小股的溃兵、土匪仍时有出没。刘备手持吕布的令符,一路经过关隘、军营,凭借其“平寇中郎将”的身份和汉室宗亲的名头,倒也顺利。他刻意观察着沿途的民生、军备,心中对吕布治下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军纪尚算严明,民生正在恢复,但远未到稳固的程度。

数日后,一行人抵达了河内郡与司隶东部交界的一处军营。营寨依山而建,规模不大,旗帜是吕布军的制式,但隐隐能听到里面传来熟悉的、中气十足的呼喝声和兵器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