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练兵偶遇,将星初识

春日的阳光洒在长安城西的校场上,驱散了几分寒意,却蒸腾起操练士卒扬起的尘土气息。

吕布站在点将台上,身披寻常皮甲,并未着那套标志性的兽面吞头连环铠。他目光沉静地看着下方操练的军阵。

张辽和高顺分列两侧。张辽负责指挥骑兵进行穿插演练,呼喝声、马蹄声、兵器交击声不绝于耳。而台下中央,高顺正亲自督导陷阵营进行基础的队列与阵型变换。

“进!”

“退!”

“举盾!”

“合!”

高顺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每一个命令都清晰可闻。陷阵营的士卒们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般,盾牌的起落,长矛的突刺,都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协调与肃杀。他们沉默着,唯有甲叶碰撞与脚步踏地之声,反而比另一边的喧闹更显威严。

吕布微微颔首。高顺的练兵之能,名不虚传。他注意到高顺尤其注重士卒对命令的瞬间反应和彼此间的配合,甚至在简单的进退中,也蕴含着小队之间掩护策应的雏形。

“伯平之法,深得‘令行禁止’之要义。”吕布开口,声音不高,但足以让身旁的张辽听到,“看似枯燥,却是战场上保命杀敌的根本。文远,你部骑兵,亦可借鉴其一二,尤其在冲锋接敌的刹那,若能保持阵型严整,威力必能倍增。”

张辽认真点头,他早已看出高顺练兵的厉害之处,以往只是吕布不甚重视,如今得到吕布明确首肯,他立刻道:“将军所言极是。骑兵冲阵,最忌一窝蜂涌上,若能如陷阵营般如臂使指,破敌效率定然更高。末将回头便与伯平商讨,看如何将此法融入骑战训练。”

吕布心中欣慰,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并不直接抛出超越时代的理念,而是基于当下名将的实践进行肯定和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深化和完善。这样既自然,也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他走下点将台,来到陷阵营侧方,仔细观察。甚至有兴致地拿起一面盾牌,感受了一下重量和质感,又试着做了几个格挡动作。这具身体的本能还在,动作流畅而充满爆发力,引得周围士卒投来敬畏的目光。

“重心要稳,下盘要牢。”吕布对身边一队士卒说道,“盾不是死扛,要预判来袭兵器的方向和力量,顺势格开,为身后袍友创造机会。伯平,可让他们两两一组,多加练习格挡与突刺的配合。”

高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吕布今日所言,竟如此切中要害,且细节到位。他抱拳沉声道:“诺!顺即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