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创作新风格的歌曲

陈薇薇指尖比枪的画面在脑海里定格了三秒,林清歌就把手机锁屏了。

她没再看第二眼。那不是告别,是起点。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像按下录音键,旋律自己会走。她把卫衣帽子往后一推,手指滑过右耳的银质音符耳钉——这次没摘,只是轻轻一拨,金属轻响像一声提示音。

她打开系统商城,文娱点余额:327。刚够兑换“现代流行编曲技能包”。页面弹出提示:“新手建议从抒情曲风进阶,风格跳跃可能导致创作适配异常。”

她点了“确认”。

技能加载进度条走到80%时,耳机里突然炸出一段机械节拍,像是金属齿轮在颅骨内侧疯狂咬合。她猛地扯下耳机,控制台屏幕闪烁,工程文件自动生出一段副歌:标准四四拍,合成器音墙铺满频段,旋律流畅到没有呼吸感。

这不是她的歌。

她点开《萤火虫之舞》的原始工程,对比波形图。一边是温热的、带着轻微颤音的人声轨迹,一边是冷冰冰的数字切片,像两具不同物种的骨架并排躺着。

她关掉系统生成的副歌,手指落在钢琴键上。

第一个音落下时,她想起陈薇薇说“射向那个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自己”。那声音抖得几乎破音,可正是那点不稳,让整句话有了重量。她顺着这股情绪走,弹出一段三轻一重的节奏,像心跳在紧张时的漏拍。系统立刻弹窗:“检测到非标准节拍结构,建议修正。”

她点了“忽略”。

第二段主歌她试着加入电子底噪,用合成器模拟雨声。可音色一铺进来,整段旋律就塌了,像被抽走骨架的纸人。她反复调试参数,滤波器、包络、相位偏移……越调越空。不是技术问题,是方向错了。

她不是在写歌,是在应付系统验收。

凌晨一点十七分,录音棚只剩节拍器的滴答声。她靠在椅背上,盯着控制台右下角的时间戳,突然点开手机录音文件。那是陈薇薇在孤儿院门口说的那句“这一枪,射向命运”。她放了五遍。

声音里有颤抖,有卡顿,甚至有一瞬间气息断了。可正是这些“瑕疵”,让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耳朵。她突然明白了——真正的力量不在完美编排,而在未修饰的裂痕。

她新建音轨,导入小提琴采样库,手动拉出一段扭曲变奏。不是标准演奏法,而是模拟人声呐喊的滑音与撕裂感。她把这段弦乐直接砸进电子节拍的缝隙里。

合成器的冷光音墙被撕开一道口子。

新旋律不是融合,是冲突。电子节拍像铁笼,小提琴像困在里面的野兽,一次次撞向栅栏。系统警告弹出:“音轨冲突严重,建议降低动态范围。”

她没关。

反而把小提琴音量推到极限。

凌晨两点四十三分,她保存工程文件,命名为《裂响》。刚点下保存,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高风险风格尝试,是否提交审核?审核未通过将扣除50文娱点。”

她正要点击“提交”,控制台突然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