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意思是……”陆深盯着屏幕,“你得证明,那段记忆里的你,是自由的。不是程序,不是实验体,是一个会自己决定‘现在要唱歌’的人。”
林清歌愣住。
她翻遍所有作品,从第一首童谣到最新未发表的《致不在场的母亲》,每一首都被系统标记为“符合原始旋律种子触发模型”。
没有例外。
“难道……”她声音有点哑,“我真的从来没自己写过歌?”
程雪在门口轻笑:“你终于明白了。”
林清歌低头看着手里的芯片。忽然,她想起什么。
她调出《妈妈的蓝玫瑰》原始录音文件,放大开头空白段。在“一二三四,音符跳舞啦”之前,有一秒的静默。她把这段静默单独提取,做频谱分析。
屏幕上跳出一个极微弱的声波。
是呼吸声。
她的呼吸声。
但在那之前,还有一声极轻的——“嗯”。
不是妈妈的回应。是她自己,在录音开始前,小声对自己说:“我要唱了。”
那一秒,没有指令,没有芯片触发,没有实验参数。
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决定要唱歌。
林清歌把那段“我要唱了”的呼吸声,叠加进三重编码的最后一位。
系统静了一秒。
然后,弹出新提示:【检测到未预设情感变量,原始创作者身份验证中……】
进度条开始缓慢上升:10%……35%……60%……
程雪的脸色变了。她猛地合上八音盒,转身就走,门在她身后重重关上。
林清歌坐在控制台前,左手还按着右耳耳钉。她轻声说:“妈妈,我开始记得了。”
终端的蓝光有节奏地闪烁,像在回应她。数据流缓缓流动,映出她和母亲曾经坐过的位置,在墙上重叠成一片影子。
她抬起手,芯片对准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