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银质耳钉的星图投影

她睁开眼,拿起手机,在地图软件上输入坐标。搜索结果弹出时,页面卡顿了一瞬,刷新后才显示出“废弃建筑,无登记信息”八个字。奇怪的是,街景模式无法加载,提示“该区域影像暂不可用”。

正常情况下,这种地方反而最容易拍到全景。

她截图保存,顺手把经纬度发给一个匿名联络号——这是她和“深蓝”残余成员唯一的联系通道。消息刚发出,手机震动了一下,自动弹出一条系统通知:“设备检测到未知频段接入,是否阻断?”

她点了“否”。

五秒后,耳钉又开始发热。

这次不是灼烧感,而是持续升温,像一块小电池在耳骨旁充电。她没动,任由热度爬升。墙壁上的星图再次浮现,比之前更清晰,那些原本模糊的星轨现在连成了线,勾勒出某种类似电路板的结构图。

中心红点依旧闪烁,频率变了。

她盯着那点光,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个坐标的海拔高度,和顾怀舟那天撑伞站立的位置完全一致。那天雨很大,他站在废墟边缘,油纸伞微微倾斜,脚下是个塌陷的地基坑,深度约两米。她当时以为只是偶然选了个避风处,但现在看来,更像是刻意标记。

她起身走到衣柜前,翻出一件加厚卫衣。深棕色,袖口有点起球,是她通宵改稿时常穿的那件。换好衣服后,她把玉坠挂在脖子上,贴着胸口放好。这东西曾经属于陈薇薇,后来在一次交换中回到她手里。它不值钱,但共振频段特殊,能激活某些封闭节点。

她把耳钉取下来,放进屏蔽盒,扣紧盖子。

盒子是铅合金做的,外表粗糙,像个旧饼干罐。据说是陆深亲手改装的,能隔绝一切外部信号扫描。她拎起来晃了晃,里面安静无声。

正当她准备躺下等天亮时,屏蔽盒突然震了一下。

不是错觉。

她立刻打开盖子,耳钉静静躺在黑色海绵槽里,表面泛着一层极淡的蓝光。她凑近看,发现音符图案的凹槽里,多了几道细如发丝的刻痕,排列方式不像人为雕刻,倒像是数据自动生成的微型代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用放大镜对照手机拍下的星图,终于确认了一件事:这些刻痕对应的,正是星图中那条隐藏的斐波那契螺旋线。

也就是说,耳钉本身正在接收并储存信息,而且来源稳定。

她重新戴好耳钉,坐回书桌前,打开录音笔,播放最后一段留存音频——那是陆深最后一次连线时的声音片段,只有七秒钟:“……别信编号,信频率。他们改不了心跳节奏。”

她反复听了五遍。

每一次播放到最后,耳钉都会轻微颤动一下,像是在回应。

她突然伸手摸向后颈,那里有一道旧伤疤,细长,呈浅白色。小时候母亲说是手术留下的,但她一直怀疑另有原因。此刻,那块皮肤正隐隐发麻,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皮下轻轻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