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推广预算被大幅削减,只保留最能直接带来收入或生态关键节点的投入。
甚至办公用品采购、下午茶福利等细节,也都被纳入了严格控制的范围。
陈默在内部信中坦诚了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呼吁全体员工共度时艰。他带头降薪百分之三十,其他管理层依次降薪百分之十到二十。虽然杯水车薪,但这一姿态,极大地稳定了军心,避免了恐慌情绪的蔓延。
节流是为了续命,但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开源。
全力开源,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外部战役。 主要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林薇负责,向市场要收入。她的团队承受着巨大压力,目标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现有业务的现金回款,并挖掘新的收入点。
她对金融科技事业群的团队下达了死命令:“放下所有长期战略项目,集中所有火力,瞄准那些能快速带来现金收入的中小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客户,推出标准化的、实施周期短的风控模块产品包。哪怕利润薄一点,也要先把单子签下来,把钱收回来!”
同时,她与刘强紧密协作,在社区服务事业群探索“信任”价值的直接变现。他们筛选出平台上信用记录良好、且有强烈推广需求的小微商家,试点推出“智伞信任推荐”的付费展示位,并尝试与悦选平台等生态伙伴进行更深入的收入分成谈判,哪怕比例暂时低一些,也要尽快形成现金流。
第二路,由方哲和刘强协作,向技术要效率。方哲的技术团队全力优化中台资源的调度算法,提升服务器利用率和数据库性能,力求在维持现有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单位计算成本。刘强则带领运营团队,精细化运营用户生命周期,提升付费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从存量的业务中挤出更多的“牛奶”。
第三路,也是最重要、最艰难的一路,由陈默亲自负责,向资本市场要未来——启动B轮融资。
小主,
这并非易事。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并不乐观,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和挑剔。而“智伞”所处的赛道,既有星海这样的巨头环伺,其“价值信任网络”的商业模式又过于超前,盈利前景在短期内并不清晰。
陈默和精心准备的融资团队,开始了密集的路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目光犀利、问题苛刻的投资人。
“陈总,你们的愿景很宏大,但请问,你们的‘信任链’何时能实现规模化收入?悦选平台的试点数据不错,但能复制到多少平台?天花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