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道洪亮的声音从侧殿传来:"小九,师叔在此。"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道士大步走出,宽大的道袍随风鼓荡。他看到文渊时毫不惊讶,反而笑着打了个稽首:"小友,别来无恙?"那熟稔的语气仿佛早知会有此相逢。
文渊愣了一瞬,随即依样回礼:"道长别来无恙。"他嘴角挂着笑,眼中却满是警惕,"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哈哈哈!"道士爽朗大笑,袖袍翻飞间露出腰间一块精致的羊脂玉佩,玉佩一闪,文渊觉得有些眼熟。只听到"小友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这坦荡的态度反倒让文渊一时语塞。他仔细打量着道士眉宇间的神色,半晌才道:"还未请教道长尊号?"
燕小九快步上前,青丝随风轻扬:"这位是我风师叔,道号'玄机子'。"她又转向道士,纤手指向文渊:"这位是九江郡的文渊公子。"
文渊再次稽首,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风道长,在下只想知道两件事——是谁绑了唐白术?又为何要绑?"
院中古柏沙沙作响,三人的衣袂在风中交织。风道长抚须而笑,眼中精光闪烁:"此事说来话长..."他忽然转身,道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不如移步茶室,容贫道细细道来?"
原来,这位风道长本是隋炀帝杨广身边的密探,大业初年被派往蜀中,以监修天师洞为名暗中潜伏。工程未毕,便接到密令正式出家为道,道号"玄机子",实则是杨广安插在蜀地的一枚暗棋。
自蜀王杨秀被废后,风道长便如弃子般无人问津。直到去年清明,突然接到杨广密旨,命他寻找一个叫第五文渊的商贾押往洛阳。为完成任务,他结识了当地恶少姬凌雨,却始终未能寻得此人。一月前,密旨再至,这次终于有了具体线索——第五文渊是个十六七岁的白衣少年,常执玉笛,武功高强,身边总有女子相伴。
"啧啧,"燕小九听到这里,眼波流转地打量着文渊,"原来某人这么招皇帝惦记?"
文渊瞪她一眼:"别打岔。"转头对风道长道:"那唐白术夫妇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