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清月的话条理清晰,没半点拖泥带水。
青衣听完,放下筷子赞同地点头:“这思路周全,既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又给后续留了余地。”
文渊看着身旁眼神明亮的上官清月,眼底满是赞许,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办!青衣,你负责伪造‘姚玄素’的死讯和现场;清月,你找机会接触孙供奉,探探他的口风 —— 咱们尽快把这事了结,免得夜长梦多。”
两人齐齐应下。
正说话间,青衣取出一卷小纸笺,轻声道:“老管家来信了。”
文渊展开细看,不禁眉梢舒展,含笑说道:“没想到当年老管家随手布下的一步闲棋,今日竟成了咱们的助力!”
青衣亦笑道:“那小寇子当年宁可饿得半死,也没动公子留的那一千两银子。后来当地生乱,他凭着跟公子学来的几分本事,竟拉起一支队伍,成了个小头目。再后来遇上杜伏威,很受赏识,如今已是杜伏威麾下心腹将领。”
“此人颇善用兵,带的队伍几乎未尝败绩,在军中威望不低。听说公子到了长安,他便想辞别杜伏威前来投奔,咱们青衣社的人费了好大功夫才劝住。如今他正盼着公子的指示。”
文渊沉吟片刻,道:“要不……我亲自去一趟?若能整合杜伏威部,或可早日平定江淮乱局。”
青衣却微微蹙眉:“何必事事亲力亲为?派个文官随李密大军同去,应当足以应对。”她略作停顿,又道:“小寇子还特意提醒,如今江淮势力错综复杂,多方割据,不如待其自行整合出一支主力后,我们再出手收编。此时介入,反而耗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