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两人就赚了大几千块钱,这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越发积极地投入到推广事业中。
平日里,楚千澜依旧穿梭于课堂与宿舍之间,课上学习图书馆中的知识,课余时间则全力优化“紫光编辑”软件。
终于在6月9日这一天,他终于完成了“紫光编辑”的复刻。
有了顺手软件,楚千澜仅仅花费两天的时间,就将星聊软件中语音转换功能模块开发了出来。
这效率,要比他以前使用过C语言,提升了三倍不止。
不过,通过这次编程,楚千澜也意识到“紫光编辑”的缺点,那就是软件与硬件衔接可能会出现纰漏。
这“紫光编辑”毕竟不是蓝星本土的东西,中间隔着C语言,转换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事情。
实际上,楚千澜编写的程序,想要使用,就必须先转换成C语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普通电脑,可不认识紫光编程语言。
楚千澜下定决心,为了避免麻烦,以后他只编写不涉及特殊硬件的程序。至于特殊硬件的适配,就交给下面程序员做好了。
6月12号一大早,周远刚来到办公室,就发现了楚千澜发给他的语音转换模块代码。
只不过,他越看这些代码,眼中疑惑就越深。
在开发网吧管理软件的时候,他看到过楚千澜编写的代码,非常整洁明了。
可楚千澜此时发给他的代码,却有些杂乱无章。即便见多识广的他,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理清头绪。
好在楚千澜的邮件中还有一个文档,介绍了语音转换模块的各种接口,以及融入主程序的方法。
虽然有些怀疑这段杂乱的程序,但楚千澜是老板,在不确定程序无法使用前,他也不好直说。
招来两名程序员,三人马不停蹄的测试模块的功能。最终的结论,便是这杂乱无章的程序,可以将十几种声音糅合到一起,然后清晰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