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考察 隐藏 暗讽

看到钟长风,曲峰介绍道,“这位是钟长风,星途EDA项目就是他带队开发出来的!”

钟长风走到操作台旁,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星途EDA工具的“版图编辑”模块应声打开。

屏幕上,复杂的芯片电路版图以分层视图呈现,不同颜色的线条精准勾勒出晶体管、导线与通孔的连接关系。

“我们的版图编辑工具支持智能布线功能,”钟长风指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导线路径,“系统会基于工艺规则自动规避设计禁区,还能根据用户习惯优化布线策略,比传统工具的布线效率提升40%。”

软银的技术专家上前一步,目光紧紧锁定屏幕上的“设计规则检查”弹窗,语气带着审视:“规则库覆盖范围如何?能否适配不同代工厂的工艺节点?”

“规则库已覆盖从250nm到45nm的主流工艺,”钟长风从容回应,“目前为止,公司只与一家晶圆厂完成规则库对接,效果非常不错,至于其他晶圆厂,我们还没有尝试过。”

这些事情以后都会公开,为了稳住软银,提前泄露给对方,问题并不大。

软银技术专家眼中闪过一丝质疑,上前指着屏幕角落的工艺参数标注:“45nm工艺的最小线宽控制在多少?能否满足台机电或四星的代工标准?”

钟长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工程师调出一段测试数据:“我们试产的65nm芯片,最小线宽稳定在±0.005微米,良率能达到89%。至于台机电的标准,我们暂未做过适配,也许龙科院那边会有数据。”

他并没有解释45纳米制程的芯片,毕竟这一点还要保密。

松本健眸光微动,“既然星途EDA工具能够设计45纳米制程芯片,想必贵公司已经有设计成品了,不知效果如何,有没有流片。”

钟长风笑着摇头,“不好意思,45纳米制程芯片属于公司机密,不能对外透露。另外,我的职责是EDA工具的开发与更新,芯片研发这一块,我并不熟悉。”

松本健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指尖在操作台边缘轻轻划过,语气带着一丝施压:“钟工这话就见外了,我们软银是带着诚意来考察投资的,连基本的技术落地情况都无法了解,怎么判断星途EDA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