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之内,烛火摇曳。
刘景铺开的绢帛上,墨迹未干,字字如刀。
他下笔极慢,每一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这封奏折,不是写给朝中那些老狐狸看的,而是直接呈给当今天子刘宏的。
刘景很清楚,那位深居宫中的皇帝,需要的是什么。
他需要的不是过程,不是真相,而是一个足以让他龙颜大悦,彰显大汉天威的辉煌结果。
“黑山贼首张牛角,裹挟流民,盘踞太行数载,拥兵十五万之众,祸乱冀州,民不聊生……”
笔尖在“十五万”三个字上微微一顿,墨迹沁开,显得格外醒目。
真实的六万黑山军,在他的笔下,悄然翻了一倍有余。
“……臣景奉诏讨贼,不敢懈怠。亲率大军,与贼鏖战于黑石谷。”
“鏖战数日,臣身先士卒,三军用命,终破贼军。阵斩贼首张牛角,及其党羽孙轻、王当。”
“贼众十五万,一战而溃,余者皆降。至此,为祸冀州多年的太行群盗,烟消云散。”
写到这里,刘景停下笔,轻轻吹干墨迹。
他将张燕掘墓献首的丑事隐去,把功劳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
更是将早已死去的张牛角,写成了自己亲手阵斩的功绩。
如此一来,这场兵不血刃的受降,就变成了一场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血战大捷。
“大哥,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一旁的高顺看着奏折上的内容,那张素来平静的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一抹错愕。
十五万?阵斩张牛角?
这跟他亲身经历的,完全是两场不同的战争。
刘景将奏折小心翼翼地卷起,用火漆封好,脸上带着一丝莫测的笑容。
“二弟,政治,有时候比战场更凶险。”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场能震慑所有宵小的赫赫战功。”
他将奏折递给亲兵。
“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不得有误!”
“诺!”
……
数日后,洛阳,皇城宫殿。
早朝之上,气氛凝重。
一名小黄门手捧着刘景的奏折,用尖细而高亢的声音,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上宣读。
当“拥兵十五万”五个字被念出来时,满朝文武,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大殿,瞬间落针可闻。
十五万!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当听到“阵斩贼首张牛角”、“一战而溃”、“烟消云散”等字眼时,大殿内更是掀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
太快了!
从出兵到大捷,前后不过月余。
十五万悍匪,就这么被平定了?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