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长安炼狱,慈父之心

长安城。

这里与洛阳热火朝天的景象,恍如两个世界。

愁云惨雾,笼罩着这座城市。

压抑。

绝望。

街头巷尾,见不到几个行人,店铺十有八九都关着门。

偶有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如同鬼影般贴着墙根,用惊恐而麻木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一个汉子推着板车,上面堆满了小山般的劣质铜钱。

这是董卓入主长安后,发行的所谓“小钱”。

粗制滥造,毫无信用。

汉子将车推到一家仅存的粮铺门口,车轮碾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他用尽全身力气,才将车停稳。

“掌柜的,换一斗米!”

汉子喘着粗气,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乞求。

粮铺的掌柜探出头,瞥了一眼那车钱,眼中满是鄙夷与不耐。

他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车钱,一升米。爱换不换!”

汉子的眼睛瞬间红了。

“掌柜的!前天还是一斗,怎么今天就成一升了!你这是要逼死人啊!”

掌柜冷哼。

“董太师发行的钱,你去问董太师啊!跟我吼什么?”

“再说了,现在长安城一石米要价数万钱,我卖你一升都是亏本生意!”

“不换就赶紧滚,别挡着我门口!”

汉子攥紧了拳头,骨节发白。

他死死盯着掌柜,胸膛剧烈起伏,最终,那股子气还是泄了。

他颓然地松开拳头,整个人佝偻下去。

“换……我换……”

城内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挣扎。

城外,一座宏伟到令人发指的坞堡,正在拔地而起。

此坞,名为“眉坞”。

董卓倾尽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动用数十万民夫,日夜不停地修建。

坞墙之高,之厚,几乎与长安城墙等同。

里面囤积的粮食,足够三十年之用。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更是堆积如山。

董卓曾狂言。

“事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他为自己准备好了末日堡垒。

至于长安城内百姓的死活,他从不在乎。

太师府中。

一代大儒蔡邕,枯坐在书房窗前。

他的面容比一年前苍老了十岁不止,两鬓已然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