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的大会散去,百官带着满足与兴奋陆续离开,政事堂内很快便空旷下来。
刘景却留下了几人。
赵云、钟繇,以及三十数名从常山大学堂毕业,在各个曹府历练过的年轻干吏。
“子龙。”
刘景走下主位,来到赵云面前,亲手为他整了整衣甲。
“末将在!”
赵云挺直了身躯,目光灼灼。
刘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青州刚刚经历大战,袁绍的苛政与战火,让那里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
“我让你去,不是让你去打仗,是让你去救人,去安民。”
他凝视着赵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青州一地,数百万生民,自此便在你肩上担着了。莫要让我失望。”
这番话,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了赵云的肩上。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感到一股热血在胸膛中激荡。
这是大哥对他的信任,是足以托付一州生死的信任!
“云,领命!”
赵云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定不负大哥所托!”
刘景笑着将他扶起,又转向他身后的钟繇等人。
“元常,还有你们。”
钟繇率领众多年青文士,齐齐躬身。
“主公!”
“你们都是我常山政务的骨干,经验丰富。此次随子龙同去青州,务必将我常山的各项政策,因地制宜,推行下去。”
刘景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干劲的年轻面孔。
“记住,子龙主军,你主政。你们要通力合作,让青州,尽快恢复元气!”
“臣等,遵命!”
钟繇等人慨然应诺。
三日后,赵云领着本部兵马,护送着钟繇和这支被命名为青州施政团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青州。
他们抵达临淄时,看到的是一座残破的死城。
城墙上还残留着战火的熏黑,街道上空无一人,处处是残垣断壁。城外,无数百姓面黄肌瘦,蜷缩在窝棚里,眼神麻木。
这就是袁绍留下的遗产。
赵云的银枪握得咯吱作响,胸中怒火翻腾。
钟繇亦是眉头紧锁,长叹一声。
“将军,当务之急,开仓放粮!”
“传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