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筑城

这些匠人哪里是在搞发明,简直是在玩命。

刘骏决定把安全条例搞出来。此外,也是时候把犁和化肥搞出来了。时间不等人,或许,借着新犁,他可以再提升一个名望。

一边思索着,刘骏一边快步向工坊走去。

粮仓,淮安城命脉所在。

巨大的仓廪里,粮袋堆积如山。

仓官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姓李,此刻正佝偻着腰,提着昏暗的油灯,沿着粮垛间的狭窄通道慢慢走。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捻着最底层粮袋角落渗出的几粒粟米,放在眼前仔细看,又凑到鼻尖闻了闻。

一股淡淡的霉味钻进鼻孔。

他走到仓廪门口,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哈了口气,白气在微寒的空气里凝成一团白雾。

“李仓官,今日各营口粮份额……”一个抱着账簿的小吏匆匆跑来。

李仓官没回头,声音干涩沙哑:“照旧发。”

“告诉各营伙夫,米……淘仔细些。”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再告诉管库的兄弟,把仓底那些陈粮,挪到上面来。”

“新粮,往下压一压。”

小吏抱着账簿的手一紧,脸色白了白:“仓官,这……何必如此鬼祟?”

“你不懂,粮多,谁愿吃陈粮?”李仓官转身,呲笑,“粮若是烂在仓中,可就是咱们办事不利。去办吧,莫要让人见到,省得惹出事非。”

小吏觉得有理,抱着账簿,快步跑开了。

李仓官靠在仓廪大门上,望着数量巨大的粮库,喃喃自语:“侯爷,您玩命收粮,为的是哪般啊?这吃不完,还不得烂掉?”

与此同时,糜竺的声音在民政司简陋的签押房里响起。

“还要招人?”

他刚风尘仆仆从城外商队驻地赶回,手指点着桌上一份摊开的命令,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向周边乡镇招工?侯爷可知情?”

负责工程的小吏擦着额头的汗:

“糜主事,侯爷督工新城,日夜在河滩上……陈长史报过两次,侯爷只批了四个字:‘全力保工,人员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