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新政风波

曹操则率大军悻悻北返,留下满目疮痍的徐州北部和心有不甘的诸多目光。彭城、小沛虽在其手,但富庶的南部易主,如同断其一臂,更添一强邻,让他如鲠在喉。

之后。刘骏全力投入对新得三郡(下邳、东海、琅琊)及九江郡的消化整合之中。

一声令下,四郡改革正式开始。

在徐庶、糜竺、陈庸、陈宫、贾诩等人的高效运作下,一套早已在广陵成熟运转的体系迅速在各地铺开:

一、清丈土地,登记造册,无论士族豪强隐匿多少,皆实录,并改农为工,按实纳粮。

二、推行“摊丁入亩”,减轻无地少地农户负担,鼓励垦荒、作工。大量流民被有序安置,分予荒地、农具、种子或进入新工坊上工。

三、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由官府组织,以工代赈,修桥修路。

四、大力鼓励工商。降低市税,设立官营工坊,同时保护私营匠户。糜竺的商业网络迅速覆盖,货物流通加剧。

五、广设学堂,推行“扫盲”,教材统一,灌输忠于刘使君、安守本分、勤劳致富的思想。《淮安旬报》分社迅速建立,掌控舆论。

六、改革军制,实行战兵与民兵(含保安司)结合。在民间选拔健壮者,农闲军训,优秀者补充入常备军。军饷待遇优厚,军属享有赋税减免。

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底层百姓欢呼雀跃,赋税减轻,有了土地和生计,生活有了盼头,人人对刘骏感恩戴德,民心迅速归附。

然而,此举却狠狠得罪了原本的既得利益集团——地方豪强士族。

他们的土地被清丈,隐匿人口被查出,特权被剥夺,还要与“贱业”商人同税,甚至那些“泥腿子”也能读书识字?

简直岂有此理!

四郡之地,表面欣欣向荣,暗地里却怨气滋生,暗流涌动。

不少士族开始暗中串联,抱怨刘骏“与民争利”、“败坏纲常”、“重用寒门、商贾,轻视士人”。

这一切,都被各方势力的探子迅速传回。

河北邺城:

袁绍刚刚彻底击败公孙瓒,志得意满,正欲南下图谋中原,忽闻徐州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