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脸色惨白,出列跪倒:“末将计策失当,致使损兵折将,请主公责罚!”
周瑜叹了口气,开口道:“主公,此战非全然是子明之过。江北防备森严,远超预估,那陈三、甘宁皆非易与之辈。想来,刘骏对此早有防范。”
“防范?”孙权猛地站起,来回踱步,“他远在官渡,还能左右战局?分明是尔等轻敌之过!”
周瑜无言以对。白衣渡江之计,连他也没想过会有人会用。可细观此战经过,分明是徐州军早已洞悉一切。
陈三、甘宁勇则勇,谋算上应该不足。唯一的可能,要么是刘骏早有安排,要么是贾诩、徐庶算到了一切。
见众人不吭声,孙权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几人,急躁道:“兄长在世时,便定下北攻徐州之策。如今骗局之恨未雪,又添新辱!我江东颜面何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江东不稳,非战不能安。不能再等了,传我命令,即日起,尽起江东之兵,我当亲率十万大军,即刻北伐!”
张昭一惊,连忙劝阻:“主公不可!粮草筹措尚需时日,且十万大军一动,耗费巨大,万一战事不利……”
“不利?岂会不利!”
孙权打断他,眼神冰冷,“刘骏主力被牵制在官渡,徐州内部空虚,此乃天赐良机!有何不利?
莫非张公以为,我十万江东儿郎,还打不下一个空虚的徐州?”
周瑜沉吟道:“主公,北伐可行,但需规划方略。江北防线坚固,广陵有甘宁水军,强攻恐难奏效。”
孙权看向周瑜:“公瑾有何高见?”
周瑜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江北:
“广陵难下,不如避实击虚。我军可先攻九江。
九江太守张绣,兵少将寡,根基未稳。拿下九江,再攻寿春张辽,可使刘骏势力一分为二,最后合围庐江黄忠。
如此,拿下江北三郡,广陵便两面为敌,一面临海,几近孤城,届时再水陆并进,徐州可定!”
吕蒙此时也抬起头:“都督所言极是。此乃稳扎稳打之策,可步步为营,蚕食刘骏江北势力。”
孙权沉吟着走到地图前,伸手从淮水往下划,划过寿春至今庐江一线。
看着略眼熟的分界线,孙子权眼中光芒闪烁:兄长生前似乎也提过类似方略。理应可行!
他拳头缓缓握紧:“好!就依公瑾之策!先攻九江张绣!
我当亲率大军,踏平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