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就轮到了《蓝色之恋》的放映。
当夜幕降临,剧院外早已人潮汹涌。
王轩早已非吴下阿蒙了,在欧洲也是一批忠实粉丝的。
剧组一行进场,摄影师们举着长枪短炮,镁光灯闪烁个不停。
这也算是华语电影在柏林的又一次高光时刻——不仅因为电影来自东方,更是因为王轩这位年轻导演,才21岁,却已是两届国际电影节获奖者。
媒体席上,路透社的记者压低声音说:“The Chinese genius again(那个中国天才又来了)。”
最先进门的是顾长为和他的《孔雀》剧组。
他带着张婧初、李玉等人一同出现。
顾长为与王轩在红毯上短暂拥抱,王轩笑着说道:“感谢顾导前来捧场。”
今天,范小胖换了一身淡蓝色礼服,裙摆宛若海浪。
张丽穿着纯白长裙,两人挽着王轩的手,属实是全场最吸睛。
法国摄影记者高喊:“Regardez! C’est le réalisateur chinois!”(看!那位中国导演!)
话不多说,
放映开始
电影厅的灯光渐暗,屏幕亮起。开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一片海蓝色的天空,伴随轻轻的呼吸声。
没有对白,没有旁白,只有画面——那种静默却绵长的镜头语言,让观众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蓝色之恋》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少女在城市中成长、寻找自我与爱的故事。
影片节奏极慢,几乎像是一首诗,镜头中光影交错、细节极致,每一帧都像画。
顾长卫坐在第三排,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他明白,这部电影的语言比《孔雀》更冷静,更残酷,也更年轻。
放映中途,有观众因为情绪激动而轻声啜泣。
影片最后,镜头定格在一场蓝色灯光下的拥抱,音乐渐弱,画面黑去。
片尾字幕一出现,全场静默了五秒。
接着,是持续三分二十秒的掌声。
评审团成员玛丽昂·戈达尔起身鼓掌,她身边的评委——罗曼·杜里斯轻声说了一句:“这不是一部‘东方电影’,这是纯粹的作者作品。”
媒体席上,《银幕》杂志的记者边鼓掌边打字:“Emotionally devastating, visually poetic, and disarmingly honest.”(情感冲击强烈,视觉如诗,真诚得令人不安。)